蔡燕梅
摘要:學習完有關如何辦好思政課的教師座談會后,對于思政教育的關鍵性、如何做好一名思政課老師等內容,筆者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借此文來淺談一下筆者想法,以供交流探討。
關鍵詞:思政教育; 關鍵性; 教師
一.思政教育的關鍵--老師
首先,辦好思想理論政治課,關鍵在于園丁——老師,從咿呀學語到拔節孕穗期,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這些時期都需要老師的悉心培養和精心指導,可以說,老師就如同孩子在學海里的一盞明燈,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實現教育強國這些任務中都承擔著重大的責任。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當衣服最先一顆的扣子扣錯了,不管接下來怎么扣,終究還是不協調的。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扣好衣服上最先一顆扣子,如何在學生的心中從一開始就埋下真實、善良、美麗的種子呢?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就要努力發揮他的教學積極性,教學主動性,以及創造性,也就是要做到“強,深,新,廣,嚴,正”。第一,老師自身的本領要強,即專業知識夠硬,能夠從政治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時刻保持政治清醒;第二,老師對于家國情懷要足夠深,試問,一個沒有深厚的家國情懷的老師,要如何去向學生傳遞真善美呢?第三,老師的思維要與時代的潮流一同前進,順應新時代的發展和提出的要求;第四,老師要有寬廣的視野,能運用多種視野去分析和比較,深入淺出,傳授道理;第五,老師要嚴格約束自己,以自身作為學生的榜樣,向學生傳達積極向上的能量;第六,老師在人格方面要正直,這樣才可以影響學生,感染學生。
其次,辦好思政課,除了加強教師自身的修養外,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下功夫。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將正確的價值觀蘊含在其中,將價值與知識相結合;堅持實踐才能出真知,在傳授理論的同時,注重思政課程的實踐性,將課堂與社會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要為自己的生活,理想,為國家做奮斗,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堅定不移地在課堂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在引導學生學習思政理論的同時,觀察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不僅會學,而且主動學,將主導性和主體性貫徹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傳授書上的內容,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發覺問題的習慣,有疑惑后,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要領,在探知的過程中發現答案,學到知識;面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況時,教師要學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時也要落實課程要求、對應的教學目標等。
二.思政教師面臨的挑戰
有人說,教師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份光芒不僅來源于自身的美好品格,同時也來自于對花朵的勤勞播種。青少年是中國的期望,是國家的未來,中國,這面偉大旗幟能夠一直在世界民族之林迎風飄揚,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具有深厚愛國情懷的中國事業接班人。因此,將下一代培養好的任務成為重中之重,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通過循序漸進,難度逐漸提高的方式去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必不可少的,是培養優秀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這其中,老師更是需要發揮自身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及教學魅力,深入淺出,用適當的方式,合理的教學方法,將思政課程的精髓深深刻印在每個學生的心中,只有這樣,真善美的種子才能在學生的心中發芽,成長,而不僅僅只是書上的文字。當然,這一切,也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提出的又一個挑戰,對于思政老師來說,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教學基礎,同時也需要思政老師的內在與外在相統一,愛國愛家,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唯有如此,思修法紀,馬克原理等才會顯得有靈魂,有生命力。換句話說,老師需要自身具有高尚的人格后,才能夠去影響學生,向學生傳遞思想政治理論課精神,使學生感受思政課程的魅力。
三.總結
在這個經濟迅猛發展的新時代中,中國要更好地將在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風采,中國要想成為強國,離不開國民的素養,離不開國民的教育水平,而思政教育在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何更好的實施思政教育,教師更是至關重要,除了要加強自身修養外,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把握好思政教育課程的精髓。盡管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我們堅信,中國幾千年來所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革命,建立中國共產黨,改革,發展等過程中所涌現出來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這些都將成為思政課程建設背后的雄偉力量,這些基礎和條件,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以來所積累的經驗、方法,在加上我們日益壯大的思政教師隊伍(數量與質量齊頭并進),對于如何完成思政教育課程,我們是志在必得,信心滿滿。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9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