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次仁
摘要:教學生活化以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為依據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呼吁廣大教育工作者將生活與教學結合為有機整體,通過在課堂中滲透生活資源、在生活中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培育學生社會實踐力、核心素養。基于對教學生活化的理解,文章以小學數學教學為研究焦點,從聯系實際、走進生活、創設情境、實踐活動四個方面探究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有效策略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來源,也是學生數學實踐的前沿陣地。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科與生活關聯性薄弱,缺乏生活場景、生活問題的數學教學弱化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與知識遷移應用意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教學生活化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空間更為廣闊、教學資源更加靈活豐富、課堂氛圍也更加輕松活躍,可以使學生在認識數學學科生活價值的基礎上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并有意識地利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對于培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大有裨益。
1.聯系實際,引導學生于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在生活實際中數學問題無處不在,小學數學教師要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并以多樣化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授學生問題提出及分析方法提高學生于生活現象、生活經歷中抽象并提煉出數學問題的能力[1]。
以“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分數應用題教學為例,筆者結合本班學生情況設計了如下題目:本班學生共52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2人;在校吃飯的學生為24人;眼睛近視的學生為5人。請問我們班男生人數是總人數的幾分之幾?你還可以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可補充條件)。
與學生校園生活聯系緊密的題目可瞬間抓住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的難度,且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積極思考并紛紛提出數學問題:“近視學生展全班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人數的幾分之幾?”、“我還想了解我們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所以要知道及格人數才能知道及格人數是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由此可見,聯系實際、將生活素材引入課堂上可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2.走進生活,鼓勵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數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在于使學生借助數學知識技能、方法及思想等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打破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界限,引導學生走進廣袤的自然與真實的生活之中,基于自身知識儲備、生活經歷自主建構數學意義,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探索意識、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
以“相遇問題”教學為例,為促成學生數形結合思維,筆者請兩名學生分別從教室的兩側出發相向而行,請另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兩名學生的行走示意圖,可以通過演示使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類型、建構“同時兩地相向而行”的相遇概念。接下來,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并討論如下問題:(1)如果兩人速度相同相遇點可能在兩地之間的什么位置?(2)如果兩人速度有快有慢則相遇點在什么位置?(3)結合行走示意圖探究相遇時間、兩地距離與兩人速度之間的關系。
上述教學案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導入新知識,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生活樂趣、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因。
3.創設情境,使學生切實感受數學的生活價值
情境,即生活化場景,是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連接點,也是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生活經歷、認知水平、學習特征、興趣特點出發,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創設真實、有趣、豐富且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生活價值[2]。
以“克”教學為例,為幫助學生建構“1克”意義,筆者利用學生喜愛的小食品—QQ糖、薯片創設了實物情境。首先請學生觀察QQ糖和薯片包裝上的說明,找出QQ糖與薯片的克數;其次,引導學生用左右手掂一掂并感受QQ糖和薯片重量的差異,初步形成“并非物體越大,重量就越大”的認知;最后,小組討論如何想辦法拿出重約1克的QQ糖或薯片。在小組討論中學生集思廣益、相互促進,部分小組利用除法知識用總重除以QQ糖的個數,計算出一個QQ糖重約2g,一半QQ糖的重量便約等于1g;也有部分小組想到用天平測量。由此可見,創設生活化情境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深度理解數學概念。
4.開展活動,促成學生豐富的生活化學習體驗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要將生活資源、生活素材、生活案例引入到課堂之上,還需要將課堂教學效果延伸至課下、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進而滿足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需求、培育學生終身學習與探究意識,有助于促成學生勤學善問、勇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授“折扣”相關知識后,學生對商品打折這一生活現象產生了濃厚興趣,教材習題、課堂教學難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實踐與探索機會。為此筆者布置了“優惠力度大對比”小課題研究任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周末時間進入商場進行實地調研,任意選擇三個服裝商店了解其優惠政策,如“滿200剪20”;“第二件半價”;“八折促銷”等,要求學生收集數據、處理數據、以五百元為消費總額選擇折扣力度最大的服裝商店,并談一談此次調查的心得與體會。
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復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連貫性、靈活性,增強數學學科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性,還能培養學生理性消費意識,對于其積累生活經驗、提升生活技能大有裨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教師需要將生活資源引入數學課堂之上,在生活中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進而將數學學科與學生生活結合為有機整體,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生活樂趣、生活價值,并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創造力、實踐力。
參考文獻
[1]白紅麗.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8):297-298.
[2]楊麗琳.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觀察,2021,10(23):133-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