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闡述,讓我們充分地認識到了核心素養之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意義。但是在進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關心學生成績而忽視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方法上缺少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缺乏互動,教師的綜合素質良莠不齊等。針對這些問題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制定了解決辦法,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路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培養;核心素養;路徑
【作者簡介】耿旭(1982-),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市蓮花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新理念的提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行業重要的工作內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既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又實現了教育目標、教學實踐和宏觀教育理念的結合。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以及綜合思維等工作內容,對于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相比其他學科要更加困難一些,因此文章提出了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以供參考。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改變,人們不僅是看知識涵養和學歷,而且更加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國教育部提出了素質教育提升理念,其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各大學校積極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積極開展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以此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綜合素質,應對社會的發展需求。對于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都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由于學科的不同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內容也不盡相同。初中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針對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以及綜合思維的培養,其中學習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能力的提升;英語學習中的語言能力指的是聽、說、讀、寫等能力,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能夠使用英語進行熟練地溝通;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不同文化的內涵,尊重并建立不同民族的認同感;綜合思維是通過學習英語,能夠了解外國的思維方式,從而建立多維的思維方式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通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以及帶給自己思想上的提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面臨的問題
1.過度關心學生成績,忽視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我國提出了素質教育理念,也加大了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但是仍然存在學校和教師只是關心學生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的情況,這是由于英語教師沒有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依然本著成績至上的教育方針。究其根本原因是英語這門課程作為唯一的外國語言課程,本身在教學過程中就存在相應的難度,因此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會有分身乏術的感覺,因此制約了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進程。與此同時,初中學生家長如果不能深刻的理解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那么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會陷入矛盾之中,具體發生的問題有可能是,家長不理解學校和教師的教學理念,萌生出“不務正業”的思想,還有可能會出現影響英語成績的提升浪費時間毫無意義的想法,這些觀念都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開展,也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造成不良后果。
2.教學方法單一,缺少實踐活動。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教師常常會感覺到時間不夠用,無法將知識和核心素養全部納入教學內容當中。因此導致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選取時,只是對課堂內容進行規劃,導致學生只能接收到來自課堂之上的知識傳導。這種現狀是由教學方法單一造成的,部分學校和老師的思維受到框架的束縛,不求改變執著于傳統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學方法上缺乏靈活性,導致實踐活動不能展開,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受到了“單一”的限制,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和思維的延展都是不利的。
3.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相應的互動。初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悉心培養,因此在對學生培養時,需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發言、樂于發言、善于發言。但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年長的教師存在著教師應是嚴厲態度的觀念,使課堂充斥著緊張、消極表現、被動學習的學習氛圍。試想在這種學習環境下,作為初中學生怎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導致學生不敢將心中的想法和態度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帶來的危害就是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無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得不到提升的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4.英語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良莠不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應用技術、教學設備被廣泛地使用,改革進程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仍有部分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面對著新興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教學設備缺乏熟練地運用和操作,例如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引入,多媒體設備的應用,這對于有些年長的老教師操作起來仍有難度,而如果想培養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在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以及綜合思維等方面都有所提升,那么就離不開這些教學設備的輔助,教學模式的滲透和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這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既是動力也是挑戰。但是由于各校或者各班的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良莠不齊,導致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得不到全面的開展。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分析
1.轉變觀念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傳統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為了摒棄原有的唯成績而論的思想,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并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因此無論是學校、教師、家長各個角色都應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為其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對從而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確定后教育方針后,各方還需付諸實踐,英語教師的角色至關重要,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挖掘工作,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其次,教師還需考量課程內容輸出的價值與功能體現,能否實現多個層面達到學生的能力提升;再次,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需加強課內課外的實踐活動,建立多元化的培養路徑;最后,通過不同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履行課改新理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調整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我們知道英語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知識傳輸給學生是原有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其中教師在英語結構體系上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帶來的弊端是學生常常對英語教學興趣不高,教學內容相對呆板乏味。在課改教育提出之后,為了滿足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需將原有的英語課程結構體系進行改革,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為此,教師需將英語課堂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除了花費時間在知識講解外,增加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以此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此時的學生就變成了教學結構體系中的主體,學生就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性的學習,教師再通過引導其發問思考,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知識和理解課程的內容。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落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3.設立情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針對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只是能夠擅長試卷測試而不善語言表達的問題,英語教師可通過設立情境教學提問的模式,對所學的課程內容總結整理后,首先制造出問題的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快速進入學校狀態;其次,對學生進行情境問題的提問,但是需要用英語進行回答;最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整理,使學生都能積極踴躍發言參與到情境教學當中。通過建立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用英語進行表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提升,這種積極的互動營造出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大有幫助的。
4.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優化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作為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工作內容,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人格、素質都影響頗深。21世紀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創新性人才,所謂創新性的人才就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學會單詞、語法、閱讀理解等內容,更需要的是學習其他國家文化的思維,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優化,引導學生從英語中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學生就會運用發散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的提升創造力。
5.豐富閱讀資源,提升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作為華夏民族首先我們就要做到文化自信,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建立民族自豪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文化品格的培養至關重要,因為英語是代表著不同文化,學生在學習之前需要對外國文化進行了解和理解,用尊重和包容的眼光對待不同文化的差異,同時對于好的文化理念和思維方式,也可以拿過來吸收和借鑒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和態度。那么怎么才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呢?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學生認真學習英語課堂內容,這是了解不同文化的起點,對英語中的不同文化了解之后,教師可推薦相關的閱讀材料來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學生在閱讀后,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進行討論學習,進一步加深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學校通過積極地開展校內外的英語活動,或者與外國學院進行文化交流,讓學生能夠真實地感受不同文化帶來的沖擊,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對于文化品格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支持。
6.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正所謂“師者,傳道解惑也”,教師在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和教師本人都需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分子。為此學校可通過對教師進行培訓和引入考核機制優化教師隊伍。對于先進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設備可組織教師學習的方式,為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平臺。同時教師自身也要努力的提升自我,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貢獻。
四、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既符合課改理念,又滿足了學生自身發展與滿足時代人才的需求。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培養方式,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提供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段貫真.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7).
[2]何巖梅.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2).
[3]李存霞.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3).
[4]吳曉威.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20,20(23).
[5]周慧.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途徑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42).
[6]田煥云.試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甘肅教育,2020(17).
[7]王麗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J].學周刊,2020(24).
[8]張艷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新課程,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