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逐漸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主動嘗試將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以下通過分析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而后圍繞如何在“讓學”背景下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問題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讓學”;小學英語;英語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錢姣,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西林實驗學校小學部。
引言
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掌握基礎英語知識,并培養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通過系統性的學習英語知識,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想要達到這一目標,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要有意識地將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通過積極引導的方式,讓小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培養其獨立思維能力。
一、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
1.激發創造性思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教學方式與其他學科存在一些差異。由于英語并不是國內絕大部分學生的母語,因此在非英語環境框架下學習英語知識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英語單詞掌握不牢或者語音語調出現明顯錯誤等。具有良好英語思維能力的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激發創造性思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英語知識特點,養成符合自身的學習節奏。特別是在“讓學”背景下,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歸還給了學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激發創造性思維。當小學生面對英語知識難點或者知識重點時,借助創造性思維另辟蹊徑,提升學習效率。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傳統教學模式框架下,教師為了確保教學進度,通常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盡管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教學效率,但是忽視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會讓小學生感覺到巨大的學習壓力,進而喪失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此外,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會逐漸養成慣性思維,對日后的學習與成長產生負面影響。而通過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具備良好英語思維能力的小學生,能夠快速吸收教師所講的英語知識,并且主動嘗試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進而在頭腦中搭建起完整的英語知識框架,提升對于英語學科的自信心。
二、“讓學”背景下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具體方式
1.靈活布置閱讀任務。從整體上看,小學階段所開展的英語教學工作屬于英語知識啟蒙教育。主要的教學思路是利用小學生強大的模仿能力以及良好的可塑性,幫助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并逐漸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小學生才能夠對英語句型結構以及單詞拼寫規則進行靈活掌握。而想要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布置閱讀任務。閱讀能力是構成英語核心素養的關鍵部分之一,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快速了解文章內容,并在頭腦中想象出各種英語場景,借助這種方式鍛煉小學生思維能力。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通過課堂觀察以及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小學生的英語基礎素質進行全面了解,并依據小學生英語基礎水平靈活布置閱讀任務。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置閱讀難度任務過程中,教師需要讓閱讀任務的難度略高于小學生英語基礎水平,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獲得成就感,進而激發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大部分小學生無法獨立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閱讀任務,此時教師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閱讀探究任務,將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引導小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利用英語與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溝通與交流,一舉多得。
例如在學習“Protect the Earth”一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先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整理出這篇課文的重點單詞(use、oil、glass等)以及重點句型(protect the Earth、come form、too much等)。教師需要圍繞這一點為小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例如可以先將小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給出一段有關環境保護主題的閱讀資料“Nowadays,with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such as the
global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but also can even better basically arrive makes use of waste,to reduce the pollution, saves there sources.”,并布置一個思考問題“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這段資料具有一定難度,小學生想要了解材料內容就要相互協作,一些同學負責查詢詞典并標注陌生單詞,另一些學生負責整理段落大意,讓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能夠順利完成材料閱讀工作。在完成閱讀任務之后小學生就可以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圍繞“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這一話題展開討論,總結自己對于該問題的看法。通過開展閱讀探究活動,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熟悉如何應對陌生的閱讀材料,讓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快速讀懂陌生的英語資料,同時拓展小學生的視野,培養英語思維能力。
2.創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對于身邊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不熟悉的事件具有強烈的探索欲。英語教師在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所具備的好奇心,通過設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能夠快速沉浸在特定的教學情境當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牢牢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當小學生置身于英語語言環境中,會不由自主地利用英語與他人交流,并逐漸養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不但可以鍛煉小學生獨立思維能力,還能夠讓小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嚴謹。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聯系小學生實際生活,對教學情境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與延伸。確保創設出來的教學情景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較強關聯性,加深小學生對于該教學情景的認同感,幫助其快速進入正確的學習狀態。此外,教師在創設教學情景時,要靈活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教師中的多媒體教訓,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方式豐富教學情景,使得教學情境具有很強的沖擊力與感染力。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中,小學生會感覺到非常放松,并有意愿與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提升小學生英語綜合素質。
例如在學習“signs”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具為小學生營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場景。教師在準備教案過程中可以先尋找一些有關海浪的聲音素材,并尋找一些有關海灘的視頻資料以及圖片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在教室中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在海灘度假”的情境。這種情境十分新奇,可以迅速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假如你現在與家人在海灘度假,那么可能會遇見哪些警示標志,你如何向父母介紹這些警示標志的含義?”小學生身處這樣的情境中,會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展開聯想,將自己所認知的警示標志與“海灘”元素進行關聯,比如“禁止未成年人下水”“禁止亂扔垃圾”等警示標志就與“海灘”這一場景十分吻合。并在此基礎上,主動思考如何用英語的方式向父母介紹這些警示標志“No littering on the beach, garbage needs to be put in the trash can。”通過創設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對英語課充滿了期待,并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性思維,在幫助小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
3.巧妙借助信息化技術。21世紀是信息化世紀,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工作過程中,需要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就目前教育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小學生英語思維。一方面,教師可以嘗試錄制一些微課視頻,圍繞不同的知識點或者話題制作一些時長為5~10分鐘的教學視頻,并將其發布在新媒體平臺中,小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智能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觀看這些視頻,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英語知識。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小學生在課后有意識地開展英語學習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此外,借助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小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靈活選擇學習內容,給予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構建互聯網交流平臺,在虛擬網絡世界中與小學生進行高效的溝通與交流。利用信息化技術在互聯網中為小學生創建一個虛擬的英語語言環境,在該環境中小學生需要使用英語和教師以及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交流的話題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個事件,也可以是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放開對于交談話題的限制,讓小學生運用英語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鍛煉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口語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
例如,在學習“Keep our city clean”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錄制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教學視頻。比如圍繞“如何回收廢水”“如何治理城市霧霾”以及“如何清潔校園”等話題,錄制一些科普性的小視頻,由于小學生英語基礎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微課難度,采用“中文+英文”的模式進行教學,幫助小學生快速了解與環保有關的各種知識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與小學生就“如何保持城市清潔”的話題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讓小學生熟悉rubbish、clean、recover等常用單詞,并熟悉情態動詞should、shouldn't的用法,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三、結語
小學英語教師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需要將教學主體地位主動交還給小學生,讓小學生處于教學主體地位,以側面引導以及鼓勵的方式讓小學生能夠積極開展獨立自主的英語學習活動。通過巧妙運用信息化技術、創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及靈活布置閱讀任務等方式,積極創建寬松的英語課堂教學氛圍,讓小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節奏,積極探索英語知識,給予小學生充足的自由學習時間,借助這種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蘇嬌嬌.探討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小學英語深度學習[J].考試周刊,2021(38):106-107.
[2]蔡艷.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小學英語復習課效率[J].小學生(下旬刊),2021(05):31.
[3]陳燕宏.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求知導刊,2021(18):24-25.
[4]張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多元思維的實踐性探究[J].新智慧,2021(12):127-128.
[5]段晶晶.基于項目學習提升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實踐探索[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1(4):32-34.
[6]吳春燕.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讀寫算,2021(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