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春艷
摘要:素質教育指的是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在語文教育中提升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語文、教材價值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文化知識、素質教育內容,除了思想道德科目以外語文科目是學生接觸最多的能夠被大量文化知識熏陶的科目。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素質教育一直以來就應該成為教學重點且被學生和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受到學校教育的重視,也因此給各科教師都提出了相關的教育目標。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材本身就是能夠帶給學生素質教育的材料。筆者在本文中針對語文教材中蘊含的相關素質教育內容在課堂中的深度挖掘展開討論。
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挖掘
情感教育是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各方面的情感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個人品德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等都能夠在語文教材中找到對應的文章。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劃分成不同的部分進行編排,可以說教材的文章編排是最符合小學生發展的教材形式。因而,小學語文教材中最值得深度挖掘的內容就是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教育,這同樣也是符合素質教育的內容。學生通過課文的文化情感感悟能夠對學生自身的心理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進而促進教師的素質教育實施。
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單元主題即為“父母之愛”,這一單元中的文章都是圍繞父母對孩子的愛展開,也是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一方面內容。教師在這一單元中的教育應該著重放在學生的親身體驗方面,挖掘課文中的事例對學生在生活中體驗的影響。本單元的教育意義對學生來說理應是十分容易共情的一部分,父母的關心、責備、愛護無不包含著對孩子深沉又無私奉獻的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重點放在引發學生共情方面,帶領學生回憶自己的真實經歷,這種情況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小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基本每一單元都有其特定的教育意義,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在重視基礎字詞的同時也應該給予情感理解一定重視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教育類別,積極帶領學生進行學習。
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挖掘
傳統文化是小學語文中的一大部分內容,學生的素質教育除了情感教育以外,對傳統文化形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應該是教師的滲透內容。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每一部分都是經過了長期的實踐傳承才成就了如今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這樣的形式企圖引發人們的重視。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拓展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見識,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喚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
小學語文教材中以哲理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同時包括有神話故事和古詩詞。神話故事和古詩詞就可以成為教師進行傳統文化拓展的載體。神話故事和古詩詞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從神話故事中學習到很多道理,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借此方式讓學生對相關的文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古詩詞的相關詩人及背景挖掘向學生滲透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在教學《題西林壁》時,教師除了可以教學詩中蘊含的哲理以外,還可以從詩人蘇軾入手,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蘇軾生平的背景知識,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文化知識作為學生拓展傳統文化的契機。筆者在這首詩的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了蘇軾的生平簡介,包括他的遭遇以及經歷,這些知識在幫助學生了解蘇軾這個人的同時,也在幫助學生了解當時朝代的發展變遷。不論是學生自身對古詩的理解還是對一些文化知識的了解都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知識拓展有著很大的聯系,當學生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其自身的素質發展潛力將會是巨大的。
教材中的心理教育挖掘
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這是學生不論在哪一個階段都會面對的教育內容。現階段,學生生活的社會中存在著很多的誘惑和復雜的影響,學生正在經歷的復雜社會環境會導致學生一不留神就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小學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越來越高,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了必須采取一定措施的教學任務。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合理實施離不開學生心理健康這個大前提。語文教材中一些文章的設置和學生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教師只需要將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和教育意義挖掘出來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滲透,積極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接受情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大量的課文都可以成為教師進行心理教育的資源,教師在日常的備課活動中注意此方面的挖掘。
素質教育一直以來就是一種相對來說較為寬泛的內容,很多教師在此方面的教育都是屬于有想法但是不知如何實施的類型。筆者認為,教師就可以從素質教育包含的幾方面內容入手,深度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大量可教學知識,讓語文教材成為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周令.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淺談[J]. 成功:中下, 2018(1):00207-00207.
[2]潘鐵燕. 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本的“厚古薄今”原則[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19).
[3]劉紹妹. 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潛在心理教育因素[J]. 山東教育, 2012, 000(010):52-53.
[4]瞿曉莉. 淺談語文教學中道德素質教育[J]. 神州, 2014(12):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