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
摘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在所謂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始終難以得到顯著提升,很多教學方法在這種情形下無法有效施行,由此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迷、課堂參與度低下,師生互動不足,合作學習難以開展,自然無法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效果。伴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推進,一些新穎的教學觀念和思想不斷涌現,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和活力,越來越多的教師在科學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將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運用到了教學實踐當中,這便在極大程度上扭轉了語文教學長期低效的現狀,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其中,一種名為“快樂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及效果等方面表現出了極為突出的優越性,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和推崇。下面,筆者就立足自身教學實踐與感悟,從游戲導入的采用、現代教育手段的運用以及比賽競爭的引入三大方面著手,對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途徑作以分析探討,以供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游戲;現代教育手段;比賽競爭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小,天性好動,自控力差,這一時期的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階段,很難讓他們進行主動的、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索,因此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針對這一情況,要想使小學語文教學獲得更大成效,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就需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將快樂教學法有效運用于語文教學之中,營造輕松、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探索并接受知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二來能夠有效地改善教與學,使語文教學獲得更大成效。
一、采用游戲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動,對游戲通常有著極大的興趣,他們總是能夠全心全意、精神振奮地參與其中?;谶@一點,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妨采取游戲導入的方式,在一上課就將學生的注意力聚集到課堂中來,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覺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
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之初,我引入了趣味游戲。首先,我讓學生將紙卷成紙筒,將其放到自己的左眼處。然后,捂住右眼,看向窗外。在學生親身體驗后,我向學生問道:“在剛剛的游戲中,通過紙筒,你看到的景物是怎樣的?拿下紙筒,看到的場景和之前比有什么不同?”在學生自由交流后,我繼續引導道:“通過這一游戲,我們發現視角不同,看到的范圍也不同。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藍天又會變成什么樣呢?”如此,通過采用游戲導入,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推動學生的后續學習做了鋪墊。
二、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手段逐步走進了課堂,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了課堂教學當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亦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手段的運用,將課文中用語言文字描繪的場景轉化得更具形象化和具體化,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及質量。
在教學《黃山奇石》這課之前,我先是對學情進行了分析,低年級的學生受認知和經驗的限制,對于一些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很難僅通過文字對其進行直觀想象。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展現了黃山奇石的圖片及視頻,并讓學生談了感受,引導學生直觀感知了黃山奇石的形貌。如此,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直觀情境,不僅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創新了語文教學的視角,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了對于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從而有利于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引入比賽競爭,強化學生學習動機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具有極為強烈的好勝心和自尊心,且內心十分渴望被關注、被認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妨貼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恰如其分地引入比賽競爭,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進而獲得較佳的教學效果。
為了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充分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我時常會組織開展朗誦比賽、默寫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比如,在講解和分析一篇課文的過程中,我采用了“爬櫻桃樹摘櫻桃”的接力比賽的方式進行,將課文中的句子設計成幾個櫻桃,將班級學生分為兩大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摘得“櫻桃”最多。通過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比賽競爭,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情感,強化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而且還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激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
總而言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應當特別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認知和情感體驗,多花一些心思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將快樂教學法運用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讓語文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進而達到“寓學于樂、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徐勤路.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J].赤子(上中旬),2017(04):214.
[2]孟凡榮.快樂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方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2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