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芬
摘要:漢字的書寫作為鞏固識字的有效手段,是小學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基本技能,本文建立在語料庫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對語料庫中涉及到的各類錯別字進行統計分析,從小學高年段錯別字的常見類型、形成原因、教學建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對識字教學的實踐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錯別字;類型;成因;教學建議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小學生正確使用漢字的情況令人擔憂,作業中的錯別字現象十分普遍,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表達與交流,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影響到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減少學生的錯別字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錯別字的定義及分類
錯別字是指在中小學生漢字書寫和運用中經常出現的錯字和別字的合稱,我們在本文中還包括了少量不規范字。
要對小學高年段錯別字總體特點進行分析,首先要對小學生錯別字的類型進行劃分,從而為本研究提供分析依據。參閱前人相關分類標準,在劃分錯別字類型時,筆者根據漢字的構形特點,從筆畫、部件、整字三個方面對所調查的錯別字進行分類。
二、小學高年段錯別字類型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語料來源
本文選取了肇慶市鼎湖區H學校小學部五、六年級四個班級學生課文本、周記本、作文本上的錯別字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語文作業中的錯別字進行統計、分類、分析,時間為2020年1 月 4日至 2020 年3 月 31 日,為期 3個月。特別說明:一份作業本中相同一個字反復出現同樣錯誤的,在統計時,筆者將其算作一個錯別字;如果相同一個字出現不同類型的錯誤,則算作兩個錯別字。如果兩個學生對相同一個字出現同樣的錯誤,則視為兩個錯別字。根據筆者調查,肇慶市鼎湖區H學校小學部五、六年級四個班級共186名學生的語文作業本中共發現了2148個錯別字,平均每篇文章中大約有4個錯別字。
(二)錯別字類型分析
1.錯字類型
(1)筆畫錯誤
《信息處理用GB13000.1 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GF3001—1997)規定:筆畫是“構成楷書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 筆畫在構成漢字中本身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具體包括筆畫的數目、形狀、筆順以及組合關系四個方面。筆畫層面主要根據筆畫的增加、減少,及筆形的錯誤進行歸類。
①筆畫減少
因筆畫減少造成的錯別字常常發生于隱含部位,如左中右(上中下)結構中中間部位或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中被包圍的部位。筆畫多指點類或接近于點的短豎、短橫等。高年級復雜字較多,若不精細觀察,容易出現錯誤,如“真、舞、微”等。
②筆畫增加
書寫時多一筆或幾筆而造成字形上的錯誤。如,受“衣”的下部件影響,學生容易在“展”字下部加一撇;受“與”的影響,容易在“考”字下加一橫。
③筆畫錯誤
在書寫中分不清形近的筆畫,豎與撇之分:緊、監、等字的第二筆是豎,而不是撇。有些字靠某些筆畫的長短來區別形體,容易出現觀察不細而導致失誤。如“土——士”“己——已 ”等。
(2)部件錯誤
①少寫部件
由于粗心, 學生把某些部件寫少了。如,命令的“令”寫成“今”; 真正的“真” 寫成“直”。
②多寫部件
受周圍環境及有知識的影響,學生在書寫中多加了部件。如把今天的“今”寫成“令”;再接再厲的“厲”,右邊多加 “力”錯寫成“勵”。
③寫錯部件
在書寫過程中把某部分寫錯,導致。如:“祀”字左半部分寫成 “衤”;“袂” 字左半部分寫成 “礻”;“眼”左邊的“目”寫成“日”,夏天的“夏”下面部分寫成“攵”,廁所的“廁”,部首“廠”寫成了“廣”。
2.別字類型
(1)音同或音近的別字
如,帽子的“戴” 寫成“帶”,“度假”寫成了渡船的“渡。
(2)形近的別字
由于形近,部首之間出現辨析錯誤 。 如 :“燥 ”與 “澡”“躁 ”,“版”與“板”,“馳 ”與“池 ”。
(3)義近的別字
如,“跳得遠” 寫成“跳的遠”;“走得慢”寫成“走的慢”。
(4)不規范字
主要指:字跡潦草,筆畫間連接不到位,有連筆現象,結構不緊湊的字。
三、小學高年段漢字教學建議
在筆者統計的學生2148個錯別字中共有754個錯字,1394個別字,其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5.1%,64.9%。在錯字中,部件錯誤的個數多于筆畫錯誤。縱觀每種類型的別字個數,筆者發現“音同或音近的別字”數量(547個)最多,占別字總數的39.2%;其次為“形近的別字”, 數量435個,占別字總數的31.2%; “義近的別字” 數量是191個,占別字總數的13.7%;不規范書寫的字數量為221,占別字總數的15.9%。
通過對各小類錯別字的分類統計,可以發現其分布存在著一定差異。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小學高年段,錯字逐漸減少,而別字成了錯別字的主流,因此糾正別字在小學高年段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到了小學高年級,隨著所識漢字的增多,漢字形音義之間的相互干擾,別字的比例在上升,這時需要強化漢字的形義聯系和形聲聯系的字理教學。在別字中,不規范字也逐漸增加,加強書寫訓練而顯得重要多了。通過對各類錯別字的研究,可以發現小學生高年段錯別字各類型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我們要分清主次,對癥下藥,積極探究漢字特點,改善識字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識字技巧訓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信息處理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001/t20100115_75616.html
[2]梁瑜. 從錯別字反思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 語文課內外, 2020 (1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