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珍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階段的教育質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特別是高中政治的教學。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策略,分別從“小組合作探究,開闊學生政治視野”“創新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新興手段”“增加課堂互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步地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是國家進步的基礎。為此,我國加大了對高中教學質量的投資力度,尤其是高中政治的教學。而如今,就我國多數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存在較多的不足:部分任課教師教學手段過于傳統,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引導的時間較少,學生只得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知識點,導致學生學習政治課堂興趣低落,學習成績停滯不前;處在我國高考應試模式下,存在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過于落后的情況,僅僅注重提升學生試卷分數,在課堂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僅僅單純授課課本理論知識,使學生很難將生活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導致學生無法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想方設法改變這一現狀,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同時利用多媒體等新興教學手段,切實提高學生對高中政治課堂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成績的飛躍。
一、小組合作探究,開闊學生政治視野
小組合作是新課改后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在學生小組討論合作的過程中,形成小組內統一的觀點最后和老師進行探討,在討論的過程中,既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參與感,使學生占據課堂主體地位,還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擴大自身的知識面,開闊政治視野。
像在教學“文化對人的影響”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劃分為不同小組,以“文化對人的影響”為主題,使學生在小組內根據自己生活實際,開展有關文化對自己的影響的討論內容,一位學生說出“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不同,中國人見面喜歡握手表示尊敬;西方國家通常以親吻的方式來表達見面的開心;日本人見面鞠躬。這都是不同文化對不同人的交往方式的不同。”還有一位學生說:“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鄉音難改就是一個典型的表現,經年累月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難以抹去的。”同學們都抒發了各自的觀點,教師可以對總結較好的小組進行總結,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政治課程,長期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長期以來,促進政治教學質量提高。
二、創新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新興手段
目前,我國部分高中任課教師為加快教學進度,照本宣科地“劃重點”,機械講解知識,單單靠學生死記硬背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因此,教師要有效地采取新興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微課堂等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像在教學“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在導入新課環節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段我國56個民族融洽在一起的視頻,各民族歡樂融合的場景,還可以向學生講述西藏農奴及后代的故事,向學生推薦閱讀有關書籍《塵埃落定》等書刊,隨后進行課本的講解,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等知識。將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圖片利用多媒體演示出來,如: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等圖片。這些圖片可以充分演示我國各民族融合與團結的場景,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豐富課堂內容。利用新興多媒體技術播放圖片及重點,可以使學生告別枯燥無味地劃重點,在課件中深刻感受知識的樂趣。
三、增加課堂互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我國傳統高中政治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聽課,部分教師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不理會學生的所思所想,學生有問題也不敢與老師交流,這大大影響學生政治成績。為改變這一現象,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在課堂之中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積極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政治成績。
如在教學“消費者權益”有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在講解完課本基本理論知識后,可以增加課堂互動,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師扮演無良商家和店員,學生扮演消費者。學生在逛購某鞋店時,其服務員一直干涉此學生自主選擇,強制推薦學生購買其不喜歡的款式,學生只好去下一家選購。來到另一家鞋店,店員很熱情,也貼心幫助此學生細心解答有關此商品的詳細情況,學生很開心地購買了一雙運動鞋。可是三天后學生無意間發現運動鞋底有一道裂痕,將鞋拿到“商家”店里,商家卻說已經超過3天無理由退換的時間,使這位學生非常憤怒。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在整個過程中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有:“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教師通過設置一個虛擬情景來模擬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的情況,在這過程中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并傳課授業,使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政治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打造優質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是我國新課標改革以來的重要方向。這就需要任課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到政治課堂中去,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使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同時,也要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設計出創新性強、實用性高的教學內容,確保學生可以高效學習政治內容,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棟. "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快樂閱讀 9(2013):40-40.
[2]周玉春. 談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 科教文匯, 2010, 000(02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