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創新創業背景,探討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嘗試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旨在提出創新創業背景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建議。力求使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緊跟經濟發展新常態。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學;會計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背景
黨的十九大及國務院都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明確要求。近年來,各大高校也就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這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動學生日后創業就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創新人才培養是我國一直以來探索的重點,大學生自主創業也具有良好的社會環境,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則成為新的探究領域。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的關系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使學生獲得相關知識、取得經營和從事企業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創新創業教育則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以及創新精神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將理論研究、學校教育和技能訓練三方面實行“三結合”,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會計專業教育是則是旨在通過學校及所在會計專業的辦學、課程、教學等使學生通過一定的標準,掌握相應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兩者中會計專業教育是基礎,通過相應的專業教育,具備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才能談實踐,進而再培養學生立足于專業與實踐的創新創業能力。沒有踏實的會計專業教育,就沒有辦法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具有所需要的專業素養。創新創業教育是則是會計專業教育的拓展。會計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使得專業教育更能緊跟經濟環境的變革,抓住專業前沿的變遷。
三、高校會計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現狀
1.培養目標上,會計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不緊密
會計專業教育就是培養具備會計基礎知識、思維、技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經濟管理崗位要求的復合型人才。而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則是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勝任能力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但目前為止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少有涵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
2. 課程體系設置上,會計專業教育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互聯網+、財務機器人等概念的提出,給會計專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目前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以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為主。這其中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其核心課程都是落后于社會實際發展的。其中理論知識仍然集中于以制造業為例的會計專業基礎理論,主要講授各項會計準則或標準,此外,實踐課程仍然停留于手工做賬,財務軟件應用等。這遠遠落后于當今社會經濟的變化。無法應對大數據,互聯網,財務機器人等對會計專業帶來的挑戰。這也造成了會計專業學生缺乏國際視野,缺少對學科前沿的探索,不利于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3.具體課程配置上,會計專業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脫節
會計專業教育主體課程由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等課程組成,而鮮少與社會生產實踐、行業發展現狀相結合。課程缺乏政府會計,外貿會計,銀行會計等的介紹,這造成了會計專業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面臨實際工作時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會計專業學生缺乏對當前社會行業的認知,其專業技能與社會行業需求相脫節。這也令會計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實踐難以及時適應。不利于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
4.師資力量上,教師缺乏相應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技能
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重心及教育技能,仍然集中于會計專業理論的傳授。教師本身缺乏在專業課程中展開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同時專專任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欠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即沒有融入新興學科概念,也沒有有意識的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教學方法比較簡單單一。
四、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調整的對策
1.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突出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在專業教學中落實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根據目前會計專業發展趨勢,建議增加大數據發掘,財務數智化等方面的課程,同時將與實際生產實踐相關聯的銀行會計,政府會計等課程納入會計人才培養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具備符合社會行業發展要求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基石。
2. 普通講授式教學適合專業基礎理論的傳授,但不能完全適應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因此改革教學方式勢在必行。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平臺的運用給教學方式的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眾多優質的線上教學平臺綜合了視頻、屏幕共享、討論、數據整合等各項功能,這給我們理論學習結合案例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優勢,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增加案例討論或實踐活動,從以教師為主的講授式教學向以學生為主的互動式教學轉變。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實踐。
3. 學校可通過搭造更為真實多元的商業情景,模擬真實會計信息整理、歸納、運用和決策過程,建立模擬運營平臺,給學生提供沉浸式實踐體驗。目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大多集中在對金蝶,用友等軟件的培訓。但創新創業背景下,會計專業人才的定位應該更傾向于綜合型復合人才,而不是僅僅停留于熟練做賬這個基本要求上。因此可以考慮將Oracle Hyperion智能商務系統、XBRL應用系統、專業審計數據分析平臺等為主體作為會計模擬教學進行實踐教學,幫助學生體驗行業資訊、企業經營和智能化環境,培養學生專業判斷、信息分析與系統構建能力。
4. 促進會計專業學生積極參與各項創新創業類競賽項目。在開展各類教學活動的同時強調競賽項目的重要性,篩選適合會計專業學生參與的競賽活動,提供豐富的師資力量,指導并協助學生積極參與各項競賽,在競賽中切實鍛煉到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構建會計本科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吳艷,王春蓮,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02
[2]“雙創”教育與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融合研究[J], 錢曉嵐,教育教學論壇,2020.06
基金項目: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獨立學院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校級課題 2019J17。
作者簡介:李菊紅(1989.12-),女,漢族,江蘇南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