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幻 尋志偉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加快農村地區的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才能更好的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目標。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始終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電子商務作為主要的貿易形勢。然而,農村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農產品難以借助電子商務這一東風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基于創業培養農產品電商人才,能夠更好的解決這些現實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的創業機制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
近幾年來,我國對于農產品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而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為社會輸送了更多高質量的農產品電商人才,在培養農產品電商人才的過程中,基于創新創業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才能夠使學生在進行農村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更好的將優質的農產品帶入市場,從而帶動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銷量,進而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本文首先針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探討。
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各個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農村電商。總體來說,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主要有涉農電商平臺多元化、各大電商布局農村電子商務等新特點。在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涉及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淘寶、京東、蘇寧等各類互聯網企業“巨頭”開始向農村地區下沉,其他的帶動了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
在農產品上行領域,拼多多憑借自身的社交電商的優勢,為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拼多多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借助社交領域進行傳播拼單,通過口碑營銷的方式為農產品的宣傳以及農產品的交易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路徑。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
雖然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并且大多數農村地區已開始“上網”,但實際上大多數農戶仍然缺少互聯網思維,針對互聯網電子商務缺乏正確認知。就拿農產品銷售來說,傳統的農產品銷售主要是農民將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帶到市場上進行交易,而電子商務這種新的經營方式對于農民的傳統認知造成了沖擊,一些農民不理解何為電子商務,始終認為交易還是要看得見摸得著,仍然習慣于線下的面對面的交易。大多數農民認為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因此參與程度不高。
農村地區受限于自身的地理環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影響,農產品上行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阻礙。農民自身生產的農產品難以第一時間運輸,在接到訂單之后受限于地理環境的偏遠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農產品流通的周期較長,這使得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不高,也削弱了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的競爭力。
二、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構建思路
首先,高職院校在構建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的過程中要加強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基于農村電商環境以及農產品電商人才的需求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體系首先要加強理論內容的教育,通過理論教育是其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第二,應當加強實踐課程的教育,通過實踐課程的教育培養使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利用理論指導實踐,從而培養良好的能力。
其次,在構建實踐基地的同時搭建創業平臺。培養農產品電商人才的過程中構建實踐基地是重要的保障。基于農產品電商人才培養的創業機制更需要搭建創業平臺,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創業理念和創業想法,在此基礎上倡導學生將自己的創業理念和想法變為實踐行動,這樣才能夠使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更加成熟。
三、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的創業機制研究
(一)政府著力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構建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過程中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要著力為農產品電商人才的創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具體來說需要在全社會構建良好的誠信體系、監測體系以及電商人才成長體系通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創業機制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政府在發揮主導機制的過程中應當加強高職院校與當地各個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建立這樣的合作機制,將高職院校的人才引入企業中進行實習訓練,利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培養其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這樣的體系成長下具備較長的創業能力,在今后走入職業崗位上成為領域內的農產品電商人才。
(二)以農產品電商企業為核心構建產學研一體的服務體系
在構建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的過程中,以農產品電商企業為核心,搭建產學研人才培養體系,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此過程中應當積極鼓勵扶持民營企業與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加強合作。通過這種合作方式搭建電商人才創業平臺,借助高職院校創造出民營農產品電商小微企業,并且給予學生的創業項目進行定點扶持,在此基礎上促進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培養體系的生態系統和諧發展,使各個主體之間能夠相互分工,又能夠相互協作,以此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
(三)高度重視信息傳遞以及大數據的應用
發展電子商務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新興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因此,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搭建的過程中,應當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在此過程中積極引導高職院校開展大數據整理、大數據信息整合與挖掘,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市場預測消費主體分析等各種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的創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務,使學生在這樣的創業機制下,能夠更好的熟悉創業規律,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今后創業的過程中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
(四)人才培養需尊重市場發展規律
在農產品電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深入市場實踐才能夠培養自身能力。而學生在進行市場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市場規律。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以及當地政府作為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構建的主體,需要不斷推動高職院校培養農產品電商創業人才向成熟階段演進。政府在此過程中應當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借助法律法規政策使整個創業體系能夠健康發展。高職院校作為教育的主體,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積極聯系市場,結合當前市場的發展需要,在尊重市場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能力,更好的引導學生創新創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構建農產品電商人才創業機制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當地政府、企業以及各個主體都需要積極參與到創業機制體系構建中,加強各主體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結合農產品電商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完善的創業機制,搭建良好的創業平臺,使學生在這樣的平臺中更好的成長,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好的滿足農產品電商人才的現實需求。
參考文獻:
[1]梁秀清,宗盛春.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9(05):32-33.
[2]趙 耀.產教融合下的高智能產品電商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農村經濟科技,2019(16): 293-294.
[3]何 躍.高職院校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02):285+291.
基金項目: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高職院校農產品電商人才的創業機制研究(課題編號:2021GMYSKT16)。
通訊作者:尋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