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潤元
摘 要:語文是一門重要學科,也是一門基礎學科。在信息技術大背景下,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使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學習語文知識。小學生正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大有裨益。將微課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重難點學習問題,使學習更具目標性和精準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1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2
微課的優勢在于它的短小精悍性,也在于它的便利性。利用微課學習語文知識,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意識。
一、利用微課進行詩詞教學
古詩詞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以對學生產生正面引導作用。此外,古詩詞具有較強的語言美和藝術美,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
古詩詞的創作年代及背景不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詩詞創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與作品產生共鳴,形成一種與作者隔空對話的狀態,以此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1]。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文字、圖片、視頻三位一體的方式將古詩詞的內容制作成微課,主要意圖在于展示古詩詞的背景及意向。比如,在古詩詞中經常會出現對楊柳依依場景的刻畫,單純從文字方面進行理解,難免會有局限性,而利用微課形式將這一場景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理解古詩詞的內涵。
利用微課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即結構性、交互性、生本性。雖然微課教學內容偏重于碎片化,但教師應注意幾個視頻的關聯性。比如,在導課環節應注意以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動畫內容及趣味性較強的視頻作為開頭,這會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注意剖析古詩詞的內容及主題,并在結尾處注意簡潔明了,使學生能夠有所回味,以此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能力。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應注意每一個微課之間都應具有關聯性,雖然是不同的視頻內容,但應具有相同的主線,以便于學生理解。同時,也應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結合,制作一些便于學生理解的微課內容。
二、利用微課開展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始終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學習內容,但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對小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儲備,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微課的優勢在于時間短、針對性強、濃縮性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錄制一段簡短的閱讀教學內容。每個微課時間可以控制在3~5分鐘,并盡量將課文的精華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對課文的整體內容有一個大概的認知,這有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畫聲結合的方式,通過微課展示與課文有關聯性的內容,也可以展示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做好鋪墊。對于一些具有家國情懷的課文,教師則可以在閱讀教學開展之前,將上述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微課,對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精神沖擊,這會使學生自發地形成一種閱讀意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開展趣味教學。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描述一個簡短的小故事,故事情節只以動畫情節和音樂進行表達,并不涉及文字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觀看微課后的感觸,自行設計文字內容為故事情節進行配音,這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使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得以凸顯。
三、利用微課實施情境教學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教師大都以講授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缺乏主體地位,這也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沉悶、枯燥,不僅制約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微課教學模式的引入,突破了課堂教學的約束性,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集音、形、影于一體的模式,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微課形式,以便于學生理解和認知[2]。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一些文字內容的理解存在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課文教學的內容,理解課文的主旨。
在講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遇到描寫事件經過的情節,單純地對學生進行口頭上的教學引導,不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而通過圖、文、聲相結合的模式有助于學生認知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將課文的某一段情節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制作成微課,并在關鍵節點適時引入語言配音,會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神經,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使抽象化的語文知識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設生字、生詞、段落的學習情境,可以將事物或場景的描寫制作成微課,以此展現課文的字詞、段落等內容,使學生在相關場景中進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效率。
四、利用微課完善識字教學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處于基礎階段,而識字教學又是基礎中的重點部分,也是學生進行下一個階段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積累足夠多的識字量,才能有效確保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體意識,進而確保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漢字的讀音教學與筆畫教學是兩大基礎教學內容,也是教學難點。傳統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漢字教學,單純以口述方式來進行,尤其對于漢字的讀音教學,教師只是以口述的形式給學生講解,無法有效地進行深度學習,更無法進行重復學習。拼音知識相對來說較為抽象,包括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拼音閱讀教學單純依靠教師口頭傳授勢必會影響閱讀效果。而引入微課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引導,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張圖片,然后對其發音進行領讀,便于學生口、眼、耳同時強化記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由于微課具有暫停、回放的功能,學生可以反復學習同一段拼音識字內容,直到弄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