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永
摘 要: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和應試教育思想的存在,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把小學生禁錮在一堆數學符號里,扼殺了小學生活潑天真的本性,學到的都是死知識,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被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際,引出數學問題,引導小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數學,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進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誤區;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62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教學內容更加強調注重與生活的聯系,生活化教學勢在必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發現身邊的數學,認識到數學的應用價值,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增強數學實踐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
(一)教學模式單一,選擇案例陳舊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有些小學數學教師仍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花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向小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點,教學案例直接取于教材,把小學生的思維禁錮在課本內容上。對教學內容缺乏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忽視了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導致數學教學內容陳舊、老套,脫離小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小學生學起來枯燥無趣,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生活實踐缺失,運用能力不足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在課堂上一味地向小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利用“題海戰術”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缺乏有效的生活實踐,導致小學生空有理論知識,卻不會運用。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不足,學到的數學知識只能是紙上談兵。還有些小學數學教師沒有處理好生活實踐和數學教學的關系,在開展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過分看重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對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
(三)亂設生活情境,偏離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離不開有效的生活情境的創設,數學教師可以把陌生的數學知識寓于小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降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對數學教學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但在現實教學中,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激活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存在亂設生活情境的現象。有些教師所創設的生活情境與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和所要講的數學知識不符,給小學生帶來思維上的困擾,偏離教學目標,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降低了小學生對數學的好感度。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完善措施
(一)明確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數學知識已經擴展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大勢所趨。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生活化的思想,明確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從傳統的“由知識到學生”轉變為“由學生到知識”。數學教學的宗旨不再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加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注重小學生生活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小學生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現象,空有一肚子知識理論,卻不會在生活中應用。因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以分為主”的教學觀念,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在每次講解數學知識之前,數學教師要全面地分析教學內容,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并且設計出切合實際的生活化目標。小學數學當中有很多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到生活中去探索,挖掘數學的原型,提高小學生參與的熱情。實踐是數學學習的歸宿,數學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要明確“數學回歸生活”的目標,引導小學生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把生活問題上升為數學問題,把書本上的數學知識生活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合理設置生活化的情境
“教學生活化”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應用到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善于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枯燥、單調的數學知識變得充滿趣味性和實用性,將各種數學符號賦予生活的價值,引導小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以教學內容為中心,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脫離教學實際的情境創設都是無效的。小學生天生就是一個表演家,數學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生活經歷出發,讓小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將數學知識表演出來,創設逼真的生活情境,更好地體會生活中的數學,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教學案例,引導小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探尋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提高小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創設游戲情境,把數學知識融入小學生生活中愛玩、常玩的游戲中,讓小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在潛移默化中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
(三)生活化融入實踐活動中
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但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是要走出去,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推進數學生活化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指導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相關的實踐,讓小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對于比較枯燥的數學概念和定理等,單純依靠課堂講解很難讓小學生深入理解,而且還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對數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通過生活化實踐活動課程的引進,小學生可以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博大精深。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帶小學生融入大自然中,利用自然萬物向小學生滲透數學知識,讓小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通過觀察和討論,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把小學生帶到超市、銀行、工廠等生產生活場所,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給小學生帶來全新的實踐體驗。另外,數學教師還可以給小學生布置實踐調查任務,引導小學生分組開展社會調查。小學生分工明確,有的學生負責記錄數據,有的學生負責后期整理,整體的實踐氛圍非常融洽,鍛煉了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