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給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得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文章對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探尋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融合的更為科學的新型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有效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65
在當前的信息技術環境下,教育教學手段不斷發展,這也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指明新的發展方向,更能體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根據具體教學實踐,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分析,尋找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以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性。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
第一,信息容量不斷增加。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發現,能夠更好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夠展示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內容?;ヂ摼W擁有海量的信息內容,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隨時根據教學需要搜集教學資源,并將這些教學資源呈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
第二,體現了時效性。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是教學現代化的一種直觀體驗,極大地提升了數學教學效率,不僅使教學容量無限擴充,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而且具有創新性和針對性,充分顯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時代性特征。
第三,使數學教學具有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傳統的數學課堂黑板和粉筆是最為常用的教學手段,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更好地體現傳統教學的表現形式,還能夠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通過聲光電的結合,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展現出巨大的教學優勢。
第四,體現了教學的實踐性。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發揮了教學的實踐性優勢。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一系列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操作,對于知識理論的理解更加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而其他學生通過觀察、交流以及操作,在對比與合作中不斷進步。
第五,實現了課堂的有效互動。雖然在傳統課堂上也會開展課堂互動,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并且互動方式相對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偶爾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進一步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教學互動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特性。
第六,更好地實現了教學生活化。生活化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也更容易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網絡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而教材的更新無法達到網絡資源的更新速度。即使教師非常注重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聯系,但是由于教學材料陳舊,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的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豐富多樣的信息資源,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融合,發揮信息資源的教學優勢,讓學生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教師通過不斷的知識更新,讓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改變數學教學方法
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所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更加理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狀況科學地設置教學任務,同時也可以將數學教學從課堂上延伸到課外。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1.運用信息技術聯系生活實際實現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角的初步認識”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到紅領巾、紙盒等這些實際物品。在上課時,讓學生細致觀察這些物品,聯想相關的幾何圖形,進而發現角的特征。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內容,教師運用多媒體設施制作了各種不同的角,并以立體畫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進行觀察。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快速地掌握了角的相關知識點。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嘗試運用相關軟件繪制不同的角,并展示給其他學生。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擴展。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擴展,這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法之一。雖然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部分知識會出現一些片面性的情況。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這一局限,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課件準備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新穎的知識內容融入其中,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讓學生接受最為前沿的知識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視頻、音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接觸創新型的教學模式,掌握最為科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是教學資源擴展的主要渠道,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3.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互動式數學課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互動,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通過互動式教學氛圍的創建,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融洽,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時分秒”時,在課件設計過程中,教師利用不同的卡通鐘表展示不同的時間。然后教師開展教學互動,讓學生讀出鐘表上面的時間,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教學的有效互動,提升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