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師菲芬(1990-),女 ,漢族,山西運城人。主要研究方向:企業投融資管理、財務共享。
基金項目:校級課題,山西能源領域國企專業化重組財務共享研究(項目編號: 2020005)。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新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運作模式逐漸代替了傳統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運作模式,并在一些國有企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財務共享就是這些新型模式的代表之一。財務共享模式的改變,提高了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國有企業的整體經濟管理效益。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體系;財務管理;運用策略
近幾年,一些國有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在各種實踐與改革中,形成了新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體系。這種模式的出現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單位的經濟效益提高。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都已經開始使用財務共享模式,但在使用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拓展與管理相關的數據信息,這樣才能讓財務共享服務更加適合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
一、當前我國財務共享的實際應用情況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的財務共享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很多城市開始使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某方面來說,這逐漸成為了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的財務共享服務還在前期的發展階段,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國有企業工作人員在創建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完善并集中單位財務的相關工作內容,然后對其進行處理。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視為交易共享,國有企業聚集自己的財務工作準則,然后慢慢過渡到財務共享服務的發展歷程中,有些國有企業會努力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以此幫助國有企業解決財務業務以及財務速算等方面的問題。將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延伸至資產管理以及項目的分包和合同管理等相關業務,能夠保證該服務平臺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現。[1]
二、財務共享信息服務體系在國企財務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1、實現了財務的集中化管理
在目前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下,采用的方式是一種分散式的財務管理工作方法,不能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的實時共享,因此國企管理部門不能實時的進行監控和及時分析企業財務管理信息,降低了企業財務監督的準確及時性,因此這種分散式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將會給國企部門帶來了較大的人力資源成本浪費。財務資源共享管理服務體系就是實現對企業財務的資源集中一體化綜合管理,在這個初級階段中財務管理者最為側重的問題是怎樣通過集中整合財務資源的多種方式利用來有效降低財務成本,提升財務工作效率,加強對傳統分散的企業財務資源進行有效監督,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質量。
2、轉變財務模式
財務數據共享信息服務中心不僅能夠對各直屬基層財政業務部門的各項內控業務執行數據效果、效率及時地對其進行全程監控,并對負責執行的內部財務控制部門實現了閉合性的一個全過程財務管理,設置了進出不同業務流程的多個相關業務審批管理節點,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在核算單據方法、核算單據口徑、報表核算口徑都是統一的在此基礎上,實現了財務流程管理操作、崗位管理職能的自動標準化,并通過國企電子財務影像管理系統,將財務報賬工作流程由之前傳統的自動紙面財務單據實時傳遞自動升級而成為電子影像財務單據自動傳遞,領導考核審批及其他財務單據審核均可以通過自動查看財務單據電子影像系統完成,真正基本實現了領導審核單據入賬的財務無紙化流程辦公,因此我們可以充分看出通過財務單據共享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可以有效促進國企內部財務管理職能的快速優化轉型。
3、實現了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應用財務信息共享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財務精細化的財務操作,在財務體系中所有財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一定的財務準則,讓國有企業財務共享管理體系運作得更加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另一方面也是國企實現了財務精細化的過程控制,財務信息共享管理服務體系要求國企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能夠建立一個合理的財務計劃、執行、審核、回顧的管理過程,對這個管理過程進行嚴格的過程控制,降低國企企業財務管理整體運作過程失誤的發生概率。同時國企的一些日常管理財務核算報銷、應付款及應收應賬款項、費用核算管理等諸多財務核算管理層面的財務工作,通過國企財務信息共享管理中心,都可以變成一個非常簡單與更加流程化的財務操作。[2]
三、財務共享服務下新型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
1、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實際工作中,需要應用新的財務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管理模式,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吸納國內外先進經驗,建立新的國有企業財務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管理中心。在建立中心過程中,國有企業各個部門之間需積極加強溝通交流、互幫互助,積極溝通配合共同完成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共享綜合服務信息中心的建立,并根據每個國有企業實際運營情況,建立三層次的運營管理模式(國有企業總部中心財務—國有企業業務中心財務—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共享綜合服務中心)。其中,可以特聘財務經理負責國有企業內部整體經營財務管控,國有企業管理層可根據財務制定更為準確、詳細、符合國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的決策;業務財務則是通過在會計管理系統中記錄相應的財務基礎數據,及時保存相關數據的會計憑證,從而完成業務財務管理工作;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會計檔案整理、會計核算、資金管理收入、日常經營財務管理服務等,為國有企業的經營總部管理財務、業務及理財務管理提供專業相應的會計信息服務支持。
2、整合資源實施集中管理
融合內部財務資源共享管理服務的國有企業財務資源管理工作,必須有效管理整合好和優化國有企業內部的各項財務資源,尤其特別是內部資金管理,應實施財務集中管理運營方式,有效降低國有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運營成本。在不斷整合優化財務資源的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內部應不斷提高對財政資金收入集中合理收支、稅務收入集中管理以及財務費用預算集中合理報銷等各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保證相關工作更科學、合理、有效。只有在資金管理集中平衡收支的良好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整合現有資金主體和單位的自有資金,從而進一步有效提升資金投資規模和提高投資預期收益。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了缺少資金的情況,國有企業可通過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共享金融服務信息中心及時向比銀行貸款業務利率更低的國有企業進行信用資金借貸管理服務。而國有企業稅務風險集中管理法則可有效大大降低國有企業稅務管理風險,提高稅務安全性,促進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費用集中報銷則可有效減少重復支付程序,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促使成員單位的費用使用情況透明化,為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提供更多支持。
3、明確崗位分工
想要完成基于財務信息共享服務管理模式的具體工作,國有企業需要獨立實施統一財務管理,明確所屬國有企業各個工作崗位的財務工作職責內容。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統一運營管理期間,因為各種資源、任務的過分整合,很容易就會發生各個工作崗位職能之間界限不清、出現財務管理職能死角、管理重復等尷尬問題,無法有效充分發揮國有企業財務資源共享信息服務的管理優勢,細化國有企業內各個工作崗位的財務職責,可有效避免這一尷尬情況,同時夜可有效精簡整個國有企業冗雜的財務崗位,降低不必要的財務人力成本投入,在有效保證整個國有企業財務工作效率的根本基礎上,進一步有效降低整個國有企業的財務運營管理成本。國有企業還需要在每個財務會計共享信息服務管理中心專門設立不同的審計崗位,如銀行票據業務初審審計崗位、成本核算管理崗位、現金管理審計崗位、資金使用核算管理崗位、會計核算管理崗位以及國有企業稅務行政管理審計崗位等,完善國有企業財務會計共享信息服務管理中心的財務會計崗位管理職能后,充分落實國家財務數據共享信息服務管理中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強化各級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逐步明確國有企業其他崗位的職能,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3]
結語:綜上所述,創建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是為了改變傳統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通過全新的管模式對國有企業財務部門進行管理,是當前國有企業綜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在共享服務平臺下,信息化的技術促進了我國財務組織以及其他財務流程的全方位改進,經過全面的改革讓財務工作變得更簡單化,同時還能集中化的處理業務,使得國有企業在管理水平上得到質的飛躍,降低并預防各個風險。
參考文獻:
[1]石璟. 論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在國企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商論, 2020, 821(22):191-192.
[2]李春鑫. 財務共享體系在國企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20, 000(010):63-64.
[3]白桐銘, 劉炳茹, 田靜. 論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J]. 財經界, 2020, 542(0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