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麗
摘要:高中英語學堂的構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的深度和學習的效率。學習的發生,同樣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激勵和反饋。本文基于“精中”高效“6+1”課堂(本文簡稱課堂“6+1”模式)的解讀和指導,從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環節的確立,展開高中英語學堂構建的策略,教學環節流程化管理是確保高中英語學堂質量和高效的保障。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堂;課堂“6+1”模式;教學環節;教學流程化管理
一、構建高中英語學堂的意義
(一)什么是學堂?
學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實質。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輔助者、見證者和激發者。
(二)構建高中英語學堂的意義
1、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去掉教師橫加的干擾和壓迫,有時間、有機會進入深度思考,學習真正地在課堂發生。
2、回歸學習發生的本質,讓學習順道而行。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網絡。教師傳遞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識。知識必須通過學生主動建構才能獲得。
3、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學習能力包括捕捉和提煉信息的能力、分析歸納、推理演繹等能力。通過主動學習和加工,便是增強學習能力的過程。
4、高中英語龐雜的知識體量以及側重對語言能力的考察,只有讓學習在課堂真正地發生,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才能讓學生樂學,并逐漸形成語言的應用能力。
二、課堂“6+1”模式的整體解讀
(一)課堂“6+1”教學環節包括導、思、議、展、評、檢、練。
導,包括導入和導學,是課堂的起點,對整個課堂實現引領和激發。思,是自學和深思。議,是小組討論。展,是展示所學的成果。評,是教師精講點評。檢,是檢測所學,整合內化。練,是練習做題,達到鞏固遷移。其中前6個環節在課堂上遞次完成,最后練的環節,在課外(或者晚自習)進行。
(二)課堂“6+1”模式的實質指向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導演。
(三)課堂“6+1”模式的核心載體是導學提綱。學生依據導學提綱進行“演繹”,教師依據導學提綱進行“編導”。
(四)課堂“6+1”模式高效的保障是對課堂細節的管理。
課堂“6+1”模式下的每堂課都是有嚴格流程下的創造。在“6+1”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在每個教學環節上,都有嚴格的流程要求和時間限定。對時間的把控到位和細節的管理是保障“6+1”課堂高效和質量的關鍵。
(五)課堂“6+1”模式是實踐檢驗了的,正確高效并符合學習規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基于課堂“6+1”模式,構建高中英語學堂的策略
(一)構建高中英語學堂的教學環節
1、導,導的部分總體要求簡潔有效。
以BX1 Unit3(Period1) Living legends為課例導入
①展示圖片
②簡潔語言提問與互動
What is your favourite athlete(運動員)/idol?Why?
A.He/She is a master (專家,能手)in sports.
B.He/She ha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me(為...樹立好榜樣).
Today,we will learn about two living legends(當代傳奇) of sports,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2、思,是指自學和深思。要求學生按照導學提綱的路徑圖自學和深思,統籌時間解決的全部問題。
3、議,小組討論。教師提前準備好的有價值的議題,并規定討論的時間,提示進入“議”的環節,全體學生起立討論。
4、展,展示自學的成果。對于展的內容,小組中能夠解決的,就不要展示了。展示的問題,一定是重中之重的問題、易錯點、易混點、或具有典型性等。
5、評,教師精講點評。側重構建基于學習目標的知識網絡,總結學習方法和規律,破解重難疑點。當講必講,講貴精要,力爭不說一句廢話。
6、檢,檢測反饋,內化所學。學生對當堂所學的知識點、方法和規律,反芻內化。教師再提問檢測所學及落實的效果。
7、練,鞏固遷移。練習做題,學以致用。
(二)建制高中英語學堂的導學提綱
【學習目標】應用行為動詞描述,具體并可檢測。
【重點難點】根據課程分析和學情分析確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一般要分開來寫。
【導學流程】
Ⅰ了解感知:回顧、學習、鋪墊
Ⅱ深入學習:強化識記、分析、推理、歸納,以致夯實基礎、總結規律和方法。
Ⅲ遷移運用: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問題。
【合作學習設計】合作學習內容及合作學習要求,要求是指采用何種形式和方法,達到何種程度的描述。
【展示設計】展示重中之重的問題、一題多解的問題、易混點、典型性。能在小組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展示了。
(三)高中英語學堂的教學流程化管理
高中英語學堂教學流程化管理,教學環節時間限定,教學流程和教學要求明確。
第一步 導(限時2分鐘)
教學要求:①語言簡潔有效;②舊知向新知導入;③激發好奇心;④展示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的說明、自學方法的指導。
第二步 思(限時13分鐘)
教學要求:①學生自學深思,統籌時間完成導學提綱所有題;②教師安靜巡視:發現重難疑點,做好記錄,留待“展”和“評”環節進行展示和評講。③確保每個學生精力高度集中,提醒注意力不集中和小聲議論等行為。不給學生講題,以免干擾其他學生。
第三步 議(限時7分鐘)
教學要求:①教師提前準備好有價值的議題,供學生討論;②學生全體起立討論,小組討論。全員參與,合理分工;③教師巡視各個小組,提醒討論進度、點撥個別疑惑、告誡不在狀態的學生,注意發現各小組有爭議的共性問題,留待“展”和“評”環節進行展示和評講。
第四步 展(限時9鐘)
教學要求:①展的內容,一定是重中之重,有爭議,富有典型性的問題;②7人次以上展示;③學生通過既定規則或者站立口頭表述,或走上講臺黑板演示。④教師激賞用于展示的學生,鼓勵其他學生質疑、挑戰、糾錯、補充。
第五步 評(限時5分鐘)
教學要求:①教師對重、難、疑點進行點撥精講,語言精要,不多說一句廢話;②構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③側重總結學習規律,歸納方法。
第六步 檢(限時4分鐘)
教學要求:①學生用2.5分鐘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反芻內化;②教師提問檢測,學生回答,給予即時反饋。③本環節不可或缺,不可拖堂。
第七步 練(課外或晚自習完成)
作業訓練,鞏固遷移,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李金池.中國課堂的奇跡[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