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新媒體作為信息傳遞和媒體傳播的主要媒介形態,媒體高端技術與互聯網體系的融合,使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維方式,逐漸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為了與當代信息時代多元化的特征相適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沿襲本身優勢的同時應把握時代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融合現代媒體的優勢。本文將以新時代背景為切入點,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在學生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結合新媒體特點談論如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努力尋求全新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現代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有機結合
黨的十九大制訂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動綱領和發展藍圖,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給我國高校思想教育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和挑戰。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須要梳理現階段新媒體的特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新媒體特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概述
1、新媒體特點
新媒體是相對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新興媒體,主要分為網絡新媒體和手機新媒體兩大類,載體主要有博客、網絡游戲、微信、QQ、手機電視、手機廣播、手機購物等,它們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數字技術融合為人類提供服務信息的載體。新媒體是面向全球互聯網民的新型了解信息的方式,是在傳統信息處理方式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層面和實際應用的革新所產生的創新領域。為了迎合逐漸改變的時代特征并基于技術層面的角度,在新媒體存在的背景下,人們不僅可以通過新媒體接受信息,也可以變為信息發布者,并且為獨立發表個人觀點提供有效途徑,旨在提高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能力,進而使信息能夠有效地融合文字、音頻、視頻等展現過程,使信息內容不斷完善和延展,讓瀏覽內容從單一到豐富,從死板變鮮活。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教學現狀
目前大多數高校課堂都采用理論式灌輸的方式授課,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在高校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還要有能夠符合大部分同學的授課方法模式,有了這些因素,才能使課堂教學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和縝密的邏輯性。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進行“言傳身教”,有目標性、有計劃性的開展教學工作。
大學生現狀
“00”后大學生正處于社會高速變革發展的大環境中,部分學生外放的為人處事特點與勇于探索的冒險者精神順應社會逆流,表現處的價值取向主要為實用性和功利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政治生活實踐的重要表現方面,其主要目的是不斷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思想,使大學生嚴格遵循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肩負起作為中華民族未來接班人的偉大使命。大學生可以將在大學學習中掌握的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運用到日常生活里,使其在解決生活問題時能夠有良好見解和觀點。如今,課堂教學倡導“思政教學”理念,賦予了這門學科新的時代標簽。高校思政教育學科也被賦予理論性與科學性。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現代媒體相融合的舉措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如何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互聯網領域良好融合成為當代教育學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高校應在結合新媒體特點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研究如何促進其相互嵌入和有效融合,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獨立性和創新性。
1、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隨著新媒體世界的不斷發展,教師應該與時俱進,逐漸更新授課方式,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使用互聯網、電腦和手機等現有的現代化軟硬件設備與學生之間建立交流組群。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不僅能夠解答學生在專業上的問題,而且能夠與學生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通過自身素養與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還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選擇質量過關的新聞素材,增加圖文、視頻等內容發布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隨時隨地下載收聽。隨著新媒體不斷潛移默化地融入到高校中,使大學生不僅增添了生活樂趣還豐富了人生閱歷。
2、優化互聯網和教育的聯動機制
新媒體平臺具有言論相對自由的特點,它可以為思政教育者與學生之間搭建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同時互聯網的私密性特點致使同學們可以消除“面對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心理,學生可以反應真實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們可以提供針對性的咨詢服務,建立完整的審批制度和相對完善的網絡防護體系。同時要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制定相應規范守則,保證大學生線上線下言行一致,做到相對性的言論自由。
3、改革傳統思想教育模式
面向“00”后大學生的行為特點分析,通過靈活的教學模式使教師能夠盡力掌握大學生心理活動規律,找出各個學生之間的共同特點并尋找溝通突破口,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切實問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使大學生知行合一,以民族希望、祖國未來的身份,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觀念。
4、打造思政教育全媒體新格局
高校要建立互聯網新媒體運營平臺,就需要將官方微博、微信、推送平臺、論壇以及各個分支院系的微博、微信等整合梳理成一個信息完整資源豐富的多元化平臺,為廣大學生提供獲取信息的快捷服務。但是也絕不能忽視傳統媒體的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把它們的優勢無限放大,縮小它們的劣勢。所以,只有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交互呼應,互為補益,共同發展,才能打造思政教育全媒體的新格局。
三、總結
綜上所論,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不完善,教學架構有待全面和創新。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作為新型人才培養的先行者,應該積極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時代相互融合,為高校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他們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建立現代化教學管理模式,為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更加與時俱進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馮曉莉 運用新媒體思維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2】彭曉紅 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創新分析
【3】郭維 舒丹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分析
【4】韓穎 淺析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改革對策
作者:唐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系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管理。
哈爾濱金融學院投資保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