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慶
摘要:目的:了解護患溝通現狀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通過研究分析影響護患溝通現狀的因素及相應措施,并通過調查相關科室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良好的護患關系建立在有效的護患溝通基礎上,和諧的護患關系建立在良好的溝通基礎上。結論:加強護患溝通能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高校護生;護患溝通;現狀;影響因素
引言
護患溝通能力是護士在護患情況下的特點溝通,包括溝通知識、技能和態度,還需要更多的護理專業情感,是建立治療性護患關系的必要崗位職業能力。護生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護患溝通是實習期間最基本、最主要的溝通關系,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目前護生護患溝通能力整體水平不高。研究表明,43.13%的護理學生幾乎沒有實質性的溝通和可憐的倡議,24.11%護理學生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關系不協調,32.00%護理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不能有效地與病人溝通,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患者溝通不到40.00%。培養和提高護患溝通能力是護理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對護患溝通能力進行綜述。
1.護患溝通概念的界定
護患溝通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還沒有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護患溝通的概念進行界定。護患溝通是指護患雙方在醫療衛生活動中,通過言語和非言語手段進行相關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過程。介紹護理,溝通是定義為一個護士,護理人員的信息交換和服務對象之間的交互,雙方的互動過程中相關內容是服務對象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內容在護理和康復,但還包括雙方的思想、情感、需求和渴望交流。如溝通,護士和病人的主要內容是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關系,是一個護士在護理工作過程中,由于工作的性質,特征范圍的功能,等,與各種各樣的服務對象,包括各種物理和精神疾病患者,患者的家庭,醫療保健機構的其他醫務人員和社區人員建立關系,以共同維護健康、促進健康為目的的交流。
2.影響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因素
2.1護生的自身因素
護生護患溝通能力受自身多種因素的影響。秦玉婷等對濰坊市某三甲醫院200名不同級別臨床實習護生的溝通能力進行了研究,發現大學生的溝通能力最強,其次是大學生,其次是中學生。易凌云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192名高職護生的臨床溝通能力現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非獨生子女的臨床溝通能力顯著高于獨生子女(P < 0。01)。曾擔任過學生干部的護生的臨床溝通能力高于未擔任過的護生。這與Zhang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卓麗君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195名不同年級護生的溝通能力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城市護生的溝通能力顯著高于農村護生(P < 0。0.05),外向型護生護患溝通能力強于內向型護生(P < 0。05)。
2.2護患溝通能力重視度不夠
在“人際關系與交際”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因此缺乏對“人際關系與交際”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白皓雪對205名護理專業本科生進行了自制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只有13.20%的護理學生認為人際關系和溝通的過程中應該設置為考試課程,和57.60%護理學生認為這門課程應該設置為必修課,這反映了護理學生沒有太多重視人際溝通課程和溝通能力的培養。通過對1 500名高職護理專業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現狀的調查,發現35。00%的護生認為目前學校開設的“人際關系與溝通”課程不利于提高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這與課程的教學安排不夠重視有關,人際交往教學過程中理論性教學較多,實踐性教學較少。學校更注重護生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導致了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缺失。因此,護生在教學中對護患溝通能力的重視程度會影響護患溝通能力。
3.提升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對策
3.1明確護患雙方各自的角色
當護士和病人的角色不明確時,就沒有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護士的角色和功能是多方面的。我們是提供護理的幫助者、照顧者和安慰者。診斷和治療健康問題的規劃者和決策者;在實施護理干預時是健康促進者;病房內和一定范圍內患者權益的管理者、協調員、發言人和捍衛者;我們是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的教師和顧問。在上述范圍內,患者對護士角色的期望都是合理合理的。與護士相比,病人的角色要簡單得多,被幫助的人幾乎是所有病人的特點。護士應該從現實中期待病人的作用,不能期望病人了解一切,每個人都合情合理,不能因為一些不恰當的言行而責怪病人。因為很多病人不恰當的言行往往是由于我們護士的作用作用不好,溝通不到位或者是由于疾病的原因造成的。
3.2溝通過程中出現緊急狀況時應急能力弱
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有護士忽視患者及其家屬的不合理要求,這是一種不利于溝通的消極行為。這種消極態度直接關系到護士自身的素質,是我們工作中必須消除的一個因素。當病人或家屬的不合理要求沒有達到時,遇到缺乏自我修養的病人甚至會辱罵護理人員,說出傷人的話。當我們沒有被理解或誤解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問別人怎么了,但是我們自己一定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符合不傷害他人的原則、公平的原則和對他人有利的原則。耐心細致地講解工作,真誠關心幫助病人。我相信病人最終會理解的。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弊o患接觸頻繁,難免會出現摩擦和糾紛。只要我們從病人的利益出發,找到正確的情感切入點,考慮到對方的自尊,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行為并妥善處理,情況就會得到緩解,護患之間的溝通也會很和諧。
3.3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影響因素
護患溝通是護患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和互動的過程。對護理人員而言,護患溝通不暢與缺乏主動服務意識、缺乏溝通技巧、專業知識不熟練、業務、倫理知識、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等有關。就患者而言,溝壑梗阻與疾病、疼痛、棱角顏色變化、健康素養、文化進程及護理認知有關。Anoosheh等人表明,性別、文化背景、社會地位、宗教信仰、地位、教育背景、信息交流和反饋,人格特征、住院時間、病人參與治療過程,疾病類型、傳染病等護士和病人的重要因素影響護士和病人的溝通能力。通過面試的研究,發現影響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通信的因素可以概括為三點:首先,病人和社會因素,這主要體現在病人和他們的家屬的不信任的臨床實踐技能的護理學生和他們的懷疑護理學生,這使得護理學生的熱情;其次,在教學教師方面,主要表現為教師在教學中更注重操作的準確性,而忽略了有效的溝通,在教學中模擬人缺乏互動。第三,護理學生的因素,主要表現在護理專業的缺乏熱情,缺乏深刻的理解護士的職業,同時,專業知識不是固體,缺乏信心和學校教學與臨床實踐的原始致因的護理學生缺乏溝通意識,因為。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阻礙了有效的溝通。阻礙交際的行為可以分為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兩大類。語言方面主要表現為:一是不直接回答病人的問題,而是將病人轉給其他醫務人員;第二,改變談話的主題,而不是沿著病人想要談論的話題;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保持沉默會忽略或忽視病人的問題。阻礙溝通的非語言行為主要表現為與患者溝通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看四個點,對患者的話題不感興趣,不感興趣,對患者的問題沒有反應或者反應太強烈。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職護生的溝通能力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其溝通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影響高職護生溝通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自身因素、對溝通能力課程重視不夠、學生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因此應注意溝通能力的護理學生,學校教學過程改善的程度注意溝通護士護士,改革教學模式,利用虛擬仿真技術來創建一個“真正的”環境中,表現出“典型”的情況下,等措施提高護理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高護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技巧。
參考文獻:
[1] 肖翠云 護士的情商與護患關系的探討()當代護士,2018,15(1),103-104.
[2] 王欣然,李淑迦,韓斌如,重癥監護室??谱o士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認識與思考(),護理研究,2016,20(7):1788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省濟南市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