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璐 施燕軍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使我國工業快速發展,在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讓物質基礎和其他必要條件成為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核心原動力。當前社會發展的主題是綠色可持續發展,因此實現環境、資源以及社會的共同發展是城市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城市規劃;應用探討
引言
想要推進我國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強化現代化城市建設,做好城市全方規劃工作,并將城市規劃工作與環評工作相互結合,并采取高效的規劃方式,推動我國城市規劃及社會。在當前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實踐中,在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的維護工作合理應用環評可起到直觀重要的基本作用。運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能估算出規劃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各類環境污染等問題。從而制定出相應得到環境保護措施并提供相應的依據,對于當代城市規劃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這是當前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1環境評價理論在城市規劃應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環境影響評價是存在于宏觀戰略測評以及微觀項目建設之間的重要內容,既要保證城市規劃和環境影響評價符合實際情況,還要確保環境影響評價可以發揮實際的意義。因此,環境影響評價被稱為城市規劃建設中的指揮棒,貫穿于整個城市規劃的始終,幫助城市確立了發展方向、空間布局以及職能等,更將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以及資源等進行了協調和平衡。只有環境影響測評有效地參與到城市規劃中,才能夠保障城市未來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對城市規劃進行環境評價,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與生態環境產生的問題,更可以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從根本上減少人類社會對生態自然環境的破壞,促進經濟建設的合理規劃和布局。環境評價是正確認識環境、經濟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科學手段,也是城市規劃過程中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測和解決的有利途徑。因此,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對從根本上保護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景、穩定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包含的內容
(1)監測調查,在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相關數據以及客觀事實都是從監測調查中獲得的,可以說監測調查是展開環境評價的基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措施、環境質量項目現狀檢測、項目建設實際內容等幾方面內容。(2)環境影響補充評價,環境影響補充評價主要是指項目在運行中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實際影響是否和原環境影響預測報告書相符。因此,在進行環境影響補充評價時,應當重點注意環境保護的實際情況以及污染防治設備運轉的相關記錄,并根據政策變化以及環保法的調整,及時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3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具體原則
(1)一致性,人們在長期的活動中對城市生態體系造成的各類因素影響是經過積累而成,在長久積累下致使我國城市生態體系產生突發性的影響與破壞。因此,環評工作要尋找更為有效的解決途徑,并進一步的提高生態城市環境質量。同時由于生態環境體系結構過于復雜,應在在規劃環評工作過程中確保一致性,并提高對于長期潛在的生態環境影響因素方面的重視度。(2)累積性基本原則,生態建設體系保護工作尤為重要,有當前人類活動過于頻繁,且生態保護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對于自然生態建設體系造成的影響和破壞也具備相應的累積性,一旦持續的對城市生態建設體系造成破壞,很容易導致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出現定性的惡性循環。而規劃環境的影響評價工作意義不是為了探索可接受的不良限度,是為了探索部分有力措施來極愛昂生態城市環境的質量,并在實施具體過程需要遵循城市環境規劃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則。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主要通過多個部分所構成,且結構比較復雜,且各個不同體系間也存在必然的聯系、同時在規劃環境具體地影響評價實施過程需要將各項生態保護工作和午安管控作為主要的內容,同時,需要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章程。此外,規劃環境總體應先評價作業實施中應充分的結合生態城市總體規劃,與我國城市發展相符合,還應提供最有利的規劃技術支持。在規劃環評過程需要構建完善的評價管理機制與程序,并落實預防工作思想,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價值觀,并對人才系統進行規劃和管理。
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不足
4.1缺乏足夠的重視
在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并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開展建設項目的過程中一直都存在著重審批輕監管以及重評價輕驗收的情況。在國家出臺相應的環境評價法后,仍然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進展。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未制定相應的行為規范以及技術導則,從而導致相關工作在推廣、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4.2城市規劃環評未能實現早期介入
盡管《環境影響評價法》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均提出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對規劃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但并未明確規劃環評的啟動時間,實踐中常出現城市規劃方案完成之后方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此時的城市規劃環評只能對已確定的城市規劃被動開展評價,無法進行前瞻性主動預測,因而能夠實現調整規劃規模、結構、布局的作用十分有限,難以發揮規劃環評從源頭預防戰略性、長期性、結構性環境問題的作用。
5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建議
5.1明確評價地位
相關部門需要對環境影響后評價、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環境監理等三方面內容進行明確的解釋以及定位,從而使下級部門更好的展開驗收工作,從而使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5.2切實落實城市規劃環評早期介入
城市規劃環評的目的是為了從環境保護角度優化規劃,充分發揮環評效能,破解城市環境問題和發展的矛盾,促進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規劃環評宜主動介入城市規劃程序并與之融合。在規劃綱要草案討論階段,規劃編制單位應組織環評編制單位參與規劃綱要編制的關鍵節點,對于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政策要求、明顯制約與破壞環境功能區的規劃內容,環評編制單位應主動及時與規劃編制單位進行互動溝通,從環境角度提出規劃的調整方案。由此環評在規劃草案編制階段介入,有利于實現在環評編制單位在規劃文本編制階段初期提出環評技術方案,并隨著規劃編制階段的不斷細化,與規劃緊密結合,而不能在規劃文本完全形成之后再進行融合,因為此時的介入只能進行補救性評價。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對于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現階段我們國家許多地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仍然存在著許多難點,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建設方法,不斷推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完善,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原則,以便規劃與建設者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最終促進我們國家的生態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劉丹輝.規劃環評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策略[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2):153.
[2]崔宏武.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05):291-292.
[3]李萌飛,翁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視界,2019(23):260-261+254.
[4]黃會林,林加華.生態城市建設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用方法[J].低碳世界,2019,9(08):63-64.
襄陽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湖北襄陽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