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新
摘要:語文教師應該合理開展寫作計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素材積累意識,擴展學生的文學常識,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學生從身邊發現作文素材,用科技營造寫作情景,用訓練提升寫作技能以及用評價優化寫作課堂,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基于此,以下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占據了重要地位,作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掌握熟練良好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作文寫作的質量。目前,很多學生對于作文寫作沒有任何頭緒,寫作的時候找不到切入點,沒有寫作思路,導致寫出的作文比較空洞,沒有中心思想,沒有自己的感情表達,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水平一直難以提高。
一、當前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面臨著一些困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在作文綜合能力方面的發展與提升。其一,一線教師自身教學創新意識不足。思維活躍且豐富、注意力分散、極具好奇心,這是初中階段學生的共性,但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并沒有對此形成足夠的認識與重視,僅把教學當作一種形式,因此在教學意識和方式方法上都缺乏創新,學生作文寫作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也就難以得到激發,寫作綜合能力那也就難以得到培養和提升,課堂作文教學效率自然不高,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日常教學中,教師慣用的方法就是提供優秀的范文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單一的展示和講解的教學方法,旨在以應試教育為目標,讓學生死記硬背作文模板,鼓勵學生開展模仿寫作。由于學生并沒有在講解中獲得寫作技巧、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其作文仿寫也就顯得生硬蹩腳,作文創作千篇一律,失去了作文寫作的靈性,這不僅影響學生形成對作文學習和寫作的興趣、動力和自信,也直接阻礙學生寫作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的發展;其二,初中作文教學往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存在距離,學生寫作素材相對匱乏。作文應當是建立在生活上基礎上的創作。應試教育下的緊張學習,難以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去體會和觀察生活,也沒有養成對周圍生活觀察記錄的習慣,加之課堂作文教學所具有的局限性,這都使學生的作文內容華而不實,缺乏生活的真情實感。此外,初中語文教師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并不能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寫作思路,影響了文章質量。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為寫作積累素材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教師布置好作文題目后,一部分學生無從下筆,列不出作文提綱,更寫不出完整的作文,導致這一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基礎知識的積累,找不到可以用來寫作的素材,這樣學生寫出的作文毫無色彩,內容枯燥,根本不能吸引別人閱讀。所以說語文作文寫作要不斷積累各種知識并能夠綜合運用,要寫出內容豐富的優質文章,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但是語文課文中的內容十分有限,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到認識到閱讀對作文寫作的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堅持大量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并對閱讀中產生的疑問與教師和同學一起進行探討,爭取做到通過閱讀可以有思考、有收獲。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借鑒別人尤其是優秀文章的寫作技巧,有效運用在自己的寫作過程當中。
(二)厚積薄發、融會貫通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初中各門學科的教科書是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庫。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教材作為豐富的作文資料庫,充分開發利用這一“資源”,將各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再現于作文中,以此增加學生作文的知識底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閱讀名家名篇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開啟心智、填補生活閱歷的不足,提高他們的語言感悟能力、創造能力。閱讀是學生寫作的基礎,是學生吸收、積累寫作養分的過程。教師除了指導學生閱讀課標要求的名著以外,還要給學生開具一份代表古今中外文化精華的必讀書單,鼓勵學生讀課外名家名篇和優質的報紙雜志。比如,讀司馬遷、畢淑敏、沈從文、卡耐基等名家的文章,讀《論語》《蘇東坡傳》《林清玄散文》或《意林》等作品。教師應指導學生采用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欣賞文學作品。鼓勵學生賞語言、賞立意、賞技巧,邊摘抄邊點評,把所思、所得記下來。此外,教師還應適當安排學生寫閱讀隨筆,為后續寫作打下堅實的根基。
(三)用科技營造寫作情景,激發寫作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設備來導入寫作課堂。高效的教學方法正在不斷投入中學語文的課堂當中,多媒體構建的寫作課堂具有高效性、生動性、直觀性等優點,相較于傳統課堂的說教式教學,多媒體打造的寫作課程快節奏、高頻率,能激發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形式創設的寫作情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文字與句式變得靈活生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靈感,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激發寫作興趣。例如,在講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用科技營造寫作情景。筆者首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多幅岳陽樓圖片,指導學生直觀感受實物。為了讓學生掌握這篇文言文精妙的景物描寫手法,教師可以首先指導學生進行文章的翻譯,當學生翻譯詞句時,教師就可以將與學生所翻譯的詞句對應的岳陽樓場景圖片展現在大屏幕上,調動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為課堂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氛圍,并指導學生可以運用同樣的記事、寫景、抒情的手法來寫作,描繪自己喜愛的景色,讓整篇文章有血有肉。
(四)整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和作文教學,以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作文教學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概念上的解釋是“語文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和“語文綜合性學習”三者的結合產物,它立足于學生的語文潛能,關聯其他學科和生活有關內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在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欲望,具備著語文性、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自主性、探究性、開放性、生成性、生活性等特征。而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下綜合的產物,故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指導作文教學,就幫助了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這就是我們要整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和作文教學,以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作文教學的意義所在。
結束語
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通過作文教學有效指導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反映生活實際和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也是語文教學中需要不斷攻克的重點和難點,因此,作文教學應該作為今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加大對作文教學的重視,積極探索創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轉變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認知,讓學生掌握真正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馬文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解析[J].學周刊,2020(14):57-58.
[2]王國衛.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提高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109-110.
[3]李建堂.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32):34-35.
[4]馮連強.初中語文課堂作文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9.
[5]武玉龍,張麗萍.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探微[J].現代教育科學,2016(02):168-16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