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庫
摘要:蔬菜中富含多樣化的營養價值,作為人們的日常食物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大棚蔬菜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主要是由于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一些農民為了縮短蔬菜的種植時間并達到良好的病蟲害防治目標而盲目施用化肥及農藥。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大棚蔬菜的栽培,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引進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及方式,防止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產生病蟲害問題,影響蔬菜的質量。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解決對策;
1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1.1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受到氣體的影響
大棚蔬菜的種植和普通蔬菜種植體現出一些區別,主要是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普遍采取封閉式管理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會對大棚蔬菜的種植環境進行人為方面的調整,使其具有更良好的發展效果。與此同時,在種植的過程中如果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操作也會導致其他的問題,影響大棚蔬菜的種植效果。具體來說,在大棚蔬菜的種植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及時通風,就會導致大棚內部的空氣溫度上升,使大棚蔬菜的種植環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蔬菜腐爛。除此之外,在對大棚蔬菜進行施肥的過程中,可能會釋放一些有害氣體。沒有對大棚進行通風時,就會導致這些氣體無法及時排出,嚴重影響到大棚蔬菜的生長。
1.2大棚蔬菜種植的管理方式不合理
通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應用,使蔬菜市場體現出了良好的效果,為種植農民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對大棚蔬菜進行種植的過程中,一些農民沒有了解到不同蔬菜品種種植過程中對于光照及溫度多個方面的客觀需求,對大部分蔬菜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大棚蔬菜的種植效果,產生了病蟲害,同時影響大棚蔬菜的種植產量。除此之外,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一些種植戶忽視原本的技術規范和基礎要求,采取棚室連作的種植方法,導致土壤的肥力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出現了病蟲害問題,降低了蔬菜的產量。
1.3對大棚蔬菜的具體類型及結構安排不妥善
對大棚蔬菜進行種植時,整體的種植類型及結構安排不妥善。農民的種植思維沒有更新,缺乏創新思想,他們在種植的過程中僅僅追求穩定的收入,采取傳統的蔬菜種植模式,導致在蔬菜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整體的情況并不是十分良好。實際中,通過對優質蔬菜品種的培育,能夠滿足市場方面的客觀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新型的蔬菜品種本身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夠滿足人們食用方面的安全性要求,同時能夠提高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對此需要對新型農業種植模式及蔬菜的品種進行相對應的宣傳,使蔬菜的種植結構得到相對應的優化,開發更加豐富的農業品種。
2大棚蔬菜種植常見問題的具體解決對策
2.1選擇適宜的種子
在開展大棚蔬菜種植工作前,應該進行科學的選種工作,這項操作能為后續的種植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直接影響種子生長的效果和蔬菜的產量。在選擇種子時應該對以下兩個要素進行重點把控:第一,種植的根本目的為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所以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保障選種工作的針對性和價值,要優先選擇市場需求量大并且呈現供不應求狀態的種子。這樣就能保障大棚蔬菜具有較好的銷售路徑,避免發生大量積壓的問題。第二,要探究種子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首先,應該檢查種子的檢疫合格證書和供貨商的經營生產資質,判斷種子的抗病能力。其次,大部分的有機蔬菜都是沒有經過額外處理,并且其中不附帶轉基因成分。所以要對防病蟲害的問題進行重點把控。最后,觀察種子的表面,應該選擇顆粒飽滿,表面沒有霉點的種子。
2.2科學選址
在進行大棚蔬菜種植工作時,大棚的選址也會對蔬菜的質量和產量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應該進行科學的規劃工作。在選擇種植的區域時,不能選擇土層結構較薄的地區,應該選擇土層結構較厚實的地區,這樣才能為蔬菜提供充足的養分。此外,要保障種植區域的完整性,保障所有的蔬菜都處于相同的種植環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價值,并且能減少人工管理的成本。同時,要對溫度、濕度、光照這些因素進行考量。在確定具體的位置前,應該對區域內的環境因素進行實地調查,把各項要素與需要種植的蔬菜進行對比,并從中選擇出最適宜的種植位置。最后,大棚的位置應該遠離居民正常生活和生產的區域,這樣能有效減少其他環境因素對蔬菜生長的影響。比如,避免生活或者工業污水對土壤造成影響。
2.3生長期管理
在正式種植前應該對土壤進行殺菌和殺毒工作,為蔬菜構建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從而提升蔬菜的生長效果,保障整體的產量。
在進行生長期管理時,應該嚴格遵守種植生產的要求,科學使用栽培技術并配置完備的管理設施,為大棚蔬菜構建一個安全、穩定的種植環境。生長期的主要管理內容為科學把控灌溉和施肥工作。不同生長階段具有不同的灌溉和施肥的模式,并且每項操作的頻率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應該有針對地進行管理工作,保障蔬菜獲得充足的營養。同時,種植人員應該科學地進行換茬工作,定期給大棚進行通風、清除其中的垃圾、清除病秧,為蔬菜構建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此外,種植人員在生長期時禁止使用能加速蔬菜生長的化學試劑,這樣會增加發生病蟲害的概率。
冬季的氣溫較低,種植人員應該因地制宜地進行低溫防凍工作,避免過低的溫度對蔬菜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種植人員應該鋪設地膜,這樣能有效地應對霜凍,保證土壤的溫度和濕度,防止低溫凍壞蔬菜的菜心,影響蔬菜的收成。并且這時應該適當地給蔬菜施加一些營養劑,提升根部的活力,增強蔬菜抵御寒冷的能力。與此同時,可以根據需求加裝一些暖氣,這樣能有效地提高棚內的溫度,避免對農業種植工作造成影響。
2.4加強施肥管理
為了保障大棚蔬菜的質量和總體的產量,應該對施肥工作進行重點把控。因為大棚內的蔬菜多處于較為封閉的環境,這就增加它們吸收肥料的困難性。所以種植人員應該盡量施加易于被蔬菜吸收的肥料或者小分子類的肥料。這樣不僅能保障蔬菜的正常生長,還能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此外,在開展施肥工作時,還應該對施肥的頻率和數量進行科學把控,既要滿足正常生長和養分需求,又不能出現肥料過度淤積的情況。在進行施肥規劃時,種植人員應該詳細記錄每種蔬菜的生長習性、明確它們不同時期的養分需求量、肥料的類型等。應該把這些數據進行匯總,按照蔬菜的規模進行科學的施肥工作。部分種植人員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利用肥料縮短蔬菜的生長周期,加快蔬菜的生長速度。雖然,他們能在短期內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這不利于整個種植行業的長遠發展。所以在施肥時應該避免使用化學肥料,首選綠色、無公害的肥料。比如,可以把動物的糞便與腐敗的植物混合在一起,并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微生物。
3.總結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露天種植蔬菜的環境存在一定差異,在種植過程中,必須根據當地氣候、環境選擇合適的蔬菜品種和種植基地,加強水肥管理,確保蔬菜生長環境適宜。在蔬菜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必須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為主,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蔬菜高產,促進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孫廣偉.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的思考[J].農村實用技術,2020(10):57-58.
[2] 郭秀榮.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致富顧問,2020(22):21-22.
[3] 張海萌.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