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勉
摘要: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發展研究進行深入的探討,闡述了精神文化服務對老年人的意義,提出了要幫助老年人接觸互聯網、學習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精神文化活動的要求,論述了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進行的精神文化服務內容,介紹了“互聯網+”背景下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的種類,為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提供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老年人;精神文化
引言
我國是人口大國,目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地增加,因此與老年人有關的方面也受到了多方的關注。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依然會不斷的上升,所以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務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顯出來。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和發展空間,
一、.精神文化服務對老年人的意義
1.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在生活中進行良好的保健養生,一個老年人如果具有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那么他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相對來都是比較優質的。當人類進入老年階段之后,各個生理器官都逐漸在發生退化,認知能力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滑,這樣的變化常常會讓老年人變得沒有自信,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對于自身的身體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社區也開設了老年書法班、老年國畫班、老年圍棋班等各種免費的興趣培訓班,這樣的精神文化服務則是以大眾的興趣愛好培養為主,雖然這樣的內容非常也較為豐富,但是開展的地點相對比較分散,在時間方面有比較高的要求,個別的特殊需求不能滿足,造成很多老年人由于各種因素不能進行文化活動。
因此,開展精神文化服務能夠幫助老年人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疏導,幫助老年人保持一個愉快地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必須結合網絡這一時代的工具來加強精神健康方面的需求,促進老年人的生理健康,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所樂、所為。
2.使老年人老有所樂,達到身心愉悅的生活狀態
當老年人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開始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會使很多老年人在心理發生很大的波動。老年人在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他們的社交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老年人在工作期間,交往的對象通常都是同事或工作伙伴,但是當他們離開工作崗位后,他們的交往對象往往會從同事變為鄰居,談論的內容也從工作變為了家長里短,使得很多事業心比較強的老年人會產生孤獨和寂寞的感覺。因此,開展精神文化服務并引導老年人將生活的注意力從繁忙的工作中轉移到文體娛樂活動上,從而讓老年人在文體娛樂活動中獲得快樂。很多老年人通過參加各種文體娛樂活動交到的新的朋友,利用閑暇的時間鍛煉的身體,還能夠得到更多的幸福感[1]。
3.幫助老年人老有所為,發揮出他們的余熱
雖然老年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生理各項機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但是老年人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人生經驗,可以繼續發揮自己的余熱來為社會作出貢獻。一方面老年人通過精神文化活動能夠重新找到自己在工作以外的價值,對老年人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益處。另一方面老年人通過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利用他們的優勢和能力來為社區的發展作出貢獻,使得老年人老有所為。比如說維持交通秩序、提供咨詢服務、調節家庭矛盾等等。
4.使老年人老有所學,能夠進行自我充實實現自我價值
精神文化服務能夠幫助老年人陶冶興趣,還能夠幫助老年人提高技能。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學習,緊跟時代的腳步。老年人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從精神上得到滿足。
二、學習掌握并運用“互聯網+”知識促進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
老年人在利用互聯網進行精神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是老年人對互聯網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比如說有些老年人雖然不訂閱報紙不收聽收音機,但是在遇到與報紙、廣播等有關詞匯的時候并不會感到陌生和恐懼,也不會和社會脫節。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如果老年人不接觸互聯網可能會在某方面產生和社會出現脫節的情況,因此幫助老年人接觸互聯網能從根本上減少對網絡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很好地降低老年人面對時代變化的過程中出現焦慮的情況。所以說,
1. 積極參加公益培訓 ? 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當地文化館和社區組織的公益培訓,多學習網絡知識,來了解網絡信息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手把手的帶領學習和掌握時代給他們帶來的福利。了解網絡最基本的瀏覽方法是比較固定的,很適合老年人進行學習[2]。加強手機對老年人可以通過社區中心來學習如何應用互聯網的使用,學一機在手生生活難事不用愁,提升幸福指數。
2、生活中運用互聯網知識 ? 如何通過網絡技術來尋找到新的精神文化內容,并將學到的技術在家庭中進行練習,不僅能夠豐富老年人的閑暇時間,參與參加優秀網絡平臺自己為廣大居民朋友設計的線上活動。如線上教學,可參與可自制自媒體,學習并傳播正能量信息,記錄生活美的故事和美好的事跡,發揮其余熱,讓生活豐富起來,還能有助于老年人與時俱進。
三、“互聯網+”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的內容
精神文化服務的內容要依托于老年文化中心、或者是社區文化中心等基礎設施來進行。
1、開設線上線培訓班等,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解決她們在時間空間內容的不同需要,加強線上交流,增強參與度?!盎ヂ摼W+”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無地域限制和無時間限制的優勢讓更多的老年人接受精神文化服務。利用互聯網可以使老年人接受自己心儀的服務,讓老年人能夠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比如說喜歡下棋的老年人可以在自己閑暇的時間足不出戶就能找到棋友,也不必擔心今天家里有事情會使自己的棋友沒有找下棋的對手,在接受精神文化服務的時候會更加地輕松無負擔。
2、為老年人提供線上線下展示的舞臺,“我要上舞臺”互聯網平臺節目充分展示自己才藝,
3、“互聯網網絡”平臺多為老年人設計出適合老年人喜聞樂做 的網絡平臺,多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加強老年人的參與度
4、發揮個人特長利用自媒體的方式,發揮與人,達到老年人精神愉悅,思想豐富的健康狀況
四、“互聯網+”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勢在必行
老年人在進行老年生活的時候,進行的精神文化服務主要有音樂類、藝術類、書法類等等,這些文化類別都是非常常見的文化傳播形式。比如說音樂類主要包括樂器的學習,戲劇類會以當地的曲藝為主旋律等等。但是隨著進入老年階段的高知人士的增多,當前的精神文化服務的種類已經開始出現不能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老年人在收入水平以及身體條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那些高代價高水平的小眾文化活動很難在老年生活中出現[3]。
“互聯網+”背景下的文化發展能夠通過互聯網將文化傳播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大眾化,并通過文化共享的方式將那些高代價高水平的小眾文化引入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當中,使得老年人能夠足不出戶地進行各種文藝活動,滿足老年人不同的文化需求。
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更多的選擇方式和選擇渠道,將那些小眾文化逐漸地納入到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動的范圍中,使得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動更加具有多樣化和層次化。用互聯網技術,老年人在線上學習民族樂器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即便是社區活動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沒有開設的樂器課程在網絡中也可以找到,尤其是相對比較冷門的樂器更是如此。在大眾文化中會有很多的小眾文化,利用“互聯網+”一方面能夠幫助老年人找到更多的文化活動種類和內容,一方面能夠將小眾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推廣和宣傳,將小眾文化的魅力帶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動中,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務發展貢獻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結束語
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將“互聯網+”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務進行有機地結合,既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又能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務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參考文獻
[1]劉名洋,左琦琦.“互聯網+”背景下“三長”精神傳播路徑探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1(07):159-160.
[2]徐艷,潘勇.“互聯網+”環境下的老年教育推進策略研究[J].泰州學術,2019(00):166-171.
[3]莊子揚.“互聯網+”背景下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務發展分析[J].戲劇之家,2020(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