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生
摘要:在新教改不斷深入的教育背景下,現階段廣大教師應該對以往的授課模式做出調整,以期能夠達到新教改中的要求。初中物理是學生首次接觸的學科,雖然該學科是一門理科學科,但其中的知識點與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為同學們講解知識點,從而幫助同學們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發現該學科的實際應用價值,進而形成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卓越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物理學科的枯燥和復雜是導致學生對其望而卻步的主要因素,這給物理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然而,物理也是一門在生活中有著應用價值的學科,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在豐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帶來幫助。下面,本文將對實施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構建卓越課堂的實踐策略進行研究。
一、以生活問題導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生活問題導入課堂是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基礎環節,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課堂導入作為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環節,其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且能夠帶給他們認知沖突。針對這一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便可以應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物理思維,從而使他們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展開學習[1]。
比如在講解“升華和凝華”這節知識點前,教師便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設計問題。雖然同學們在此之前已經學習過了“汽化”、“液化”、“熔化”、“凝固”這四個物理現象,但他們對固態變為氣態,以及氣態變為固態這兩個物理現象還不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先詢問同學們對于家中常用的樟腦球是否了解。此時,一些同學會聯想到樟腦球放置在衣柜中,過了一段時間便消失不見的現象。接下來,教師再詢問同學們是否知道為什么冬天的窗花上會出現一層窗花。上述這兩個問題便是生活中常見的升華與凝華現象,當學生思考一段時間后,他們的學習興趣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將他們引入到課堂中尋找答案。
二、走出物理課堂,借助生活現象進行深度學習
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中的生活化元素,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同學們從思想中走出物理課堂,擺脫教材的局限性,借助生活中的現象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深度學習。當教師在課前借助生活現象引入到課堂教學環節后,教師首先通過講解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為同學們尋找到課前問題的答案。隨后,教師便可以請同學們自主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或者實例與所學習的物理知識存在關聯。當同學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同時,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逐漸加深,進而發揮出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價值[2]。
比如在講解“摩擦力”這節知識點時,教師首先應該為同學們介紹三種摩擦方式,即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其次再為同學們講述摩擦的原因,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同學們探究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有哪些。當講述完以上有關于摩擦力的知識點后,教師便可以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分別探討生活中應用摩擦力的事例以及摩擦力過大所帶來的影響。當學生思考一段時間后,一些同學會發現冬天汽車所更換的雪地胎便是通過增加輪胎的花紋來加大汽車與路面的摩擦力,進而減小汽車出現打滑的情況;而在一些機械設備中涂刷潤滑油便是為了減小零件之間的摩擦力,避免因為摩擦力過大造成零件的磨損。
三、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在上述文章中也提到了,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著不容忽視的應用價值,許多生活中的問題都是依靠物理知識來解決的。因此,在實際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此,教師可以將該方法應用于課堂練習環節中,即當教師講解完教材中的知識點后,便需要通過實際的例題為同學們講述所學知識的應用方式,此時便可以引導同學們應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的答案[3]。
比如在講解完“歐姆定律的應用”這節知識點后,教師便可以提出一個生活中的問題,現有兩盞電燈以串聯的方式接入到電路中,已知電燈的燈絲電阻分別為30Ω和24Ω,經過L1的電流為0.2A,為了避免電路中的電流過大,現需要求解R1和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多少?當學生閱讀完這道習題后,他們能夠發現習題的設計與生活中常見的電路非常相像,此時他們會主動應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的答案。當學生思考一段時間后,教師便可以為同學們詳細講解這道題的求解方法。對于這道習題,首先應該用I=U/R這一公式求解出L1的電壓,即U1=I1R1=0.2A×24Ω=6V,隨后再求解L2的電壓,由于該電路為串聯電路,因此I=I1=I2=0.2A,由此便可以求出U2=I2R2=0.2A×24Ω=4.8V。通過對上述與生活相關的習題的講解,同學們不僅發現了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也掌握了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方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在實際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所講知識點,以恰當的方式將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各個授課環節中,進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愉快課堂氛圍的同時,引導同學們主動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進而打造卓越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孟慧姣.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2]羅云飛.微課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 2020.
[3]黃曉智.創設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