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摘要: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水漲船高也在急速上升。在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中,職業院校有必要充分全面的整合社會優勢資源,積極實現科學的人才共育模式。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本身就是緊密貼合社會發展的時髦專業,對專業學生實踐素養的要求非常高。在教學實踐中,職業院校應該高效推動校企合作的開展,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養成效,更好的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
引言
近些年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私家車,汽車行業的發展速度飛快,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汽車行業發展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技術型人才,職業院校中新能源汽車專業是推動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源泉。培養大量的技術性人才,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是現階段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職業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模式中進行了重新調整,不斷加強學校和企業合作的力度,有助于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更有利于職業教育向著深層次的方向發展。
1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及意義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校企合作模式已經在各個職業院校逐漸普及,能為職業的專業教育提供充分的實踐空間,保證職業教育的科學性及有效性。校企合作指的是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根據市場變化及企業人才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定向培養制度。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學能使學生在畢業后迅速適應企業內的工作節奏,達到崗位要求,實現快速就業上崗。另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利于加強職業院校、企業及市場之間的聯系,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基地。通過這樣的授課模式教育后,可以使學生開拓視野,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將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快速有效的實踐結合,使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全面提升了學生個人的綜合能力素養,并使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專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職業院校教學模式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各個行業的分工已經較為明確,基礎人才的缺口也在逐漸擴張。雖然職業院校的辦校規模與教學體系均有所進步,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職業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教學質量與規模發展不均衡的情況較為普遍,部分職業院校急于拓展教學規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另一部分職業院校更注重教學質量,但忽視了教學規模的發展。隨著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在管理方面也沒有指定統一的制度,多數職業院校使用的仍是傳統的規章制度,但傳統的規章制度已經難以跟上時代的進步,存在一定的疏忽與漏洞。因此,職業院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協調自身發展與教學質量的新型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校企合作模式,能將企業的管理模式沿用至基礎教學中,使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逐漸適應企業的制度,為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校企合作模式解決了現有職業院校發展的兩大問題,完善當今教學體系,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職業教育新能源汽車教學研究
3.1全方位搭建完善課程體系
在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有必要充分全面的利用企業提供的詳盡化的數據信息以及行業領域提供的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等等,共同探索并建立科學且標準化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實踐中,夯實且高效化的課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立足點。職業院校應該就課程設置以及調節變革等同企業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的互動與溝通。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合作多方應該立足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行業發展方向以及不同企業的崗位要求等,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課程內容以及專業化知識能力。在全方位梳理以及高效化整合的基礎上,行之有效的創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更好的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的發展以及創新。
3.2積極打造合作化的師資力量
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的融合培養過程中,無論是職業院校,還是企業等,都應該積極有效的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養,切實全面的打造高效化的師資隊伍,最大程度提升師資素養。一方面,職業院校的教師應該積極深入企業來學習一線領域內的實踐知識,在真實的崗位體驗上來把關崗位的專業素養需求,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得以改進,更好的契合企業的真實崗位需要。另一方面,企業專家要深入課堂來學生來講解全面化的內容。企業也可以鼓勵年輕職工進入職業院校來繼續深造與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的崗位素養。同時,在融合模式中,企業一線職工與學生的交互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3.3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戰略
為了在社會上普及新能源汽車,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提出了具體的標準,制定了可行性較強的安全責任制,并對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做出了要求。例如《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就對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質量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并提出落實安全責任制,完善售后服務。此外,還提出地區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服務網點,制定完善的預警方案及保障計劃,從而為客戶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務。由此來看,國家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及要求,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及廣度,充分調動了院校及企業的積極性。職業院校應當充分利用政策優勢,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多方面合作,使企業將院校作為人才引進的主要基地,重點針對實踐中的常見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崗位內容及發展需求,對職業院校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提出一定的意見,并為職業院校引進先進的技術、理念等,對教師、學生進行培訓。
3.4友好協作簽署人才培養方案
在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變革以及優化調節的過程中,科學全面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始終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為更好的實現的教學效果,為切實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成效,必須在友好協商以及團結互助的前提下,共同探討以及落實精細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的確定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提供必要的行業政策扶持,同時行業專家學者應該加強對新能源行業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前景的分析以及研判。與此同時,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特色等來為職業院校的生源招錄以及課程設置等提供重要的參考。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搖籃,職業院校應該發揮好有效的聯動作用,將不同的企業融合起來,依托于理事會等方式來共同探討以及摸索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以及目標,更好的明確職業院校該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
結束語
運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運用更具創新色彩的教學方案開展教學任務,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加強,使學生可以迅速適應社會的發展,當正式步入企業時可以迅速掌握并了解汽車生產的相關技術。
參考文獻
[1]李燕玲.淺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職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創新[J].速讀(上旬),2020(1):19.
[2]王谷娜,宋建桐,陳俊杰.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校企合作課程實施[J].汽車實用技術,2020(12):237-239.
[3]尹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創新[J].活力,2019(20):251.
[4]韋臻,覃運智,甘雨.面向新能源汽車和校企合作項目的中職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