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成 梁國茂 賀惜晨
摘要:通信裝備課是部隊院校信通專業學員的主要學習內容,對部隊崗位任職具有重要作用。在院校教學改革的形勢下,習主席提出的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就是通信裝備課教學的總指導。
關鍵詞:通信裝備課;教學改革;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
新時期軍隊院校改革對軍事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院校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戰。軍隊院校除了擔負教書育人的職責,更肩負著人才強軍的歷史使命。那么在新形勢下,該如何積極推進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使通信裝備課與士官職業教育有機融合,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有力支撐呢?
一、運用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推動通信裝備課教學的意義
(一)貫徹軍委決策指示的根本要求
士官隊伍是我軍人才建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服務戰爭,確保打贏的根本出發點。因此必須切實把準軍隊院校辦學育人的正確政治方向,使課堂和戰場做到精準對接,為打贏未來戰爭培養優秀信息化士官人才。
(二)培養適應部隊崗位任職需求士官人才的迫切要求
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已經成為新時期軍隊院校教學的目標,士官教育面向部隊基層,直通崗位任職,必須堅持“部隊有什么裝備,我們就教什么裝備,并且在現有裝備基礎之上有所拓展”的方針,探索建立學歷培訓、資格培訓、升級培訓的教學模式,促進通信設備課和部隊崗位任職需求接軌。
(三)推進通信設備課現代化教學的現實要求
近年來,部隊通信設備更新步伐加快,對通信士官人才要求不斷提升,但在學校通信裝備課訓練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訓練裝備少,實裝教學無法正常開展;教學裝備滯后于部隊,與實際戰場脫節等。因此,必須堅持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在裝備教學實踐中探索,保證裝備教學質量的提升,滿足部隊通信崗位任職的需要。
二、運用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推動通信裝備課教學的措施
(一)把握黨指揮槍、黨管一切的根本原則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軍隊院校的根本原則,也是軍隊院校廣大官兵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學兵學員是教學的主體,他們的政治思想和身心健康是否過硬,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關系到戰斗力的生成和部隊未來。當前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更加地快捷和開放,學員在不知不覺中會受到一些錯誤思想的復式,如果不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很容易陷入誤區。
在通信設備課理論講授的過程中,可以采取榜樣激勵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一是注重用先進典型激勵。不斷加強我黨我軍在戰爭時期先進通信裝備兵的宣傳,如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時期的“英雄通信兵”楊華春,身負重傷仍出色完成通信聯絡保障任務,通過榜樣與楷模的事例來教育學員。二是利用網絡開展自我教育。學校都有校園網,可以參照知乎、貼吧等建立討論專欄,鼓勵廣大學員進行思想交流,比如在部隊通信崗位,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輸出;部分學員是為避免訓練而來校學習,學習態度消極等挑戰,我們該怎樣發揮集體主義精神,激發部隊傳統的聽黨指揮和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
(二)明確支撐強國、支撐強軍的戰略定位
為強國興軍服務,明確了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匯聚成強大軍隊,繼而成為民族復興之盾。在近代史,中華民族歷經蠶食和侵略,其中一條主要緣由就是軍隊不夠強大。反之,新中國成立以來,正是因為我黨高度重視國防和軍隊建設,才為國家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歷史經驗證明,要想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而強軍必先強校、強人才。
因此必須要發展新時代軍事教育,深入實施軍地合作發展戰略,依托地方院校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教員隊伍,可以充分發揮師范教育優勢,與所在地區的高等師范院校聯合,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好的教學經驗和做法,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還可以與地方高科技園和通信裝備公司建立常態化專業技術培訓機制,通過線下教學、參觀見學、專家講座、實踐操作等手段,了解新技術發展趨勢,學習通信前沿知識。二是學員隊伍,可以就近與當地的通信技能培訓基地和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借助其平臺,提升學員的操作能力,甚至在基地考取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資格證書,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
(三)強化課程思政、實戰教學的任務標準
立德樹人,為戰育人,明確了強軍之道要在得人。我們是人民軍隊,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部隊院校正經歷調整改革,為戰育人的導向更加鮮明,要緊貼實戰化教學、為打贏戰爭培養人才。
因此必須要發展新時代軍事教育,將課程思政和實戰化教學融入通信設備課程的學習。在傳統通信設備理論課上,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教育和引導學員,以通信崗位學員關心的重點問題、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展開教育。一是突出裝備技能培訓。通信裝備因為戰場環境的復雜性和裝備本身的特殊性,對操作維護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可以在實踐中,人為加入各種類型的條件,模仿戰場環境,確保學員能夠在不同任務背景下保障通信正常。二是建立專業技能訓練標準。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大綱,建立完整的專業實踐教學考核,比如職業技能鑒定,畢業聯考,綜合演訓等。三是加大通信裝備課實訓室建設。動手能力是通信士官專業技能的基本要求,無論是機動通信還是固定通信,對裝備設備的依賴性都很強,所以要建立部隊實訓場所,使通信裝備課同部隊需求精準對接。
(四)培養德才兼備、專業優秀的軍事人才
院校教育是我軍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擔任著為部隊培養人才的時代重任,未來戰爭,裝備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礎。因此必須要發展新時代軍事教育,常態化到基層調研,詢問基層單位對于通信崗位的意見和建議。通信教研室可以組建一個調研小組,經請示學校同意后,到學員任職最多的基層單位調研,一是詢問學員,實習或者任職遇到了哪些問題,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是否在工作中應用到,在操作中遇到的哪些困難或者故障是教學中沒有講到的,對教學有哪些意見。二是請教單位首長,學員是否能適應崗位的條件,學校教授的課程和部隊實際有哪些出入,對教學有哪些意見。經匯總后,結合自己教研室學科的特點,整理出有針對的教學改進,確保培養出“精操作、會管理、能帶兵”的信息化士官人才,實現部隊和軍校的有機結合。
通信裝備課的教學改革還需多方面的學習和借鑒,必須堅持以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為指導理念,突出與裝備結合、與部隊結合、與戰場結合進行教學的特色,深入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使命意識。還應加強教員隊伍建設,與地方院校和培訓基地多進行交流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通信設備課教學,為實現強國強軍夢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于靜等:《新時代教育方針下建設軍隊院校教員隊伍的思考》,現代職業教育,2021(9):174-175。
2.俞偉強,趙曉明:《以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為導向的艦艇柴油機結構原理與管理課程改革探析》,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5):131-133。
作者一姓名:張天成;性別:男;出生年月:1995.11;籍貫:山東臨沂;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助教;研究方向:視訊通信。
作者二姓名:梁國茂;性別:男;出生年月:1982.04;籍貫:河北石家莊;民族:漢;最高學歷:研究生;目前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有線通信。
作者三姓名:賀惜晨;性別:女;出生年月:1996.11;籍貫:河南新鄉;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光纖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