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力調度對電網穩定安全運行發揮著重要影響和作用,隨著電力需求快速提高,電力調度系統壓力隨之提高,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提出更為嚴格的標準。人工智能技術的科學運用,確保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更具智能化與自動化,為電網穩定安全運行以及供電可靠性提供可靠保障,促進電力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文中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為中心,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人工智能技術;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用
前言:社會經濟保持高速發展,電力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影響變得更加重要,社會電力需求總量驟增,是電力系統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電力系統之中,涵蓋大量數據信息,以人工管理方式為主,勢必難以滿足當前發展形勢。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興起出現,并在眾多行業靈活獲得廣泛運用,電力行業同樣也對人工智能技術做出積極引進,電力調度作為供電流程的最后環節,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對電力供應尤為關鍵。所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科學運用,對電力系統穩定可靠運行具有重要影響和意義。
一、人工智能技術和電力調度系統概述
(一)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與其有關的學科領域相對廣泛,以科學技術為基礎,可實現機器行為自動化,信息處理方面,表現出較強能力。針對人工智能,通過大量處理單元共同構成,各單元保持獨立的同時,也存在緊密聯系,能夠完成信息儲存以及提取等操作。人工神經網絡,則以機電保護原理為基礎,通過模仿人類神經系統,面對電力系統故障問題,能夠完成及時準確判斷,同時完成科學系統分析。基于安全層面分析考慮,針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需采取隔離運行,而面對系統規模、復雜程度所發生的具體變化,還需重視采取高效集成與整合,促使電力調度系統可以更好的平穩運行。
(二)電力調度系統
同國外先進技術做出對比,我國電力調度系統發展上,起步時間明顯靠后,發展水平依然有待提升。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力調度系統也得以快速發展,在功能方面,已經具備相應的實時監控功能,依托遠程終端系統,便可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同時,以專用通信渠道為主,完成數據信息交換,以此對現場作出科學檢測。除此之外,已經具備反饋功能,可有效防范輸電線路短路情況下,所引起的停電問題,保證供電可靠性,使輸電線路運行能夠更加穩定可靠[1]。
二、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運用
(一)專家系統
針對專家系統,基于已有事實,以此構建系統知識數據庫,建立整體控制體系。運用專家系統,以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同信息技術有機充分結合,對信息數據庫加以優化完善,借助網絡為基礎,對專家分析判斷過程作出模擬,結合人工智能作出科學推理判斷,為制定科學決策提供基礎保障,以此對電力調度存在的問題作出科學準確判斷。針對專家系統,專家知識、經驗屬于數據庫的重要基礎,對專家系統加以合理運用,獲取深層次專業知識,以此充分保證實用性以及可靠性。有關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由于各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問題相對較為復雜,所以,也對電力調度系統有著更為嚴格的標準。鑒于此,對專家系統的合理運用,對電力調度系統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可視化技術
針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由于信息數據總量的快速增加,有關故障處理環節,工作難度、壓力明顯隨之提高,調度人員需位于大量信息,快速發現準確信息,而所需時間、精力的投入勢必較多,且電力調度系統故障問題也難以保證及時有效解決。對可視化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使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高,輔助操作人員完成調查分析工作,對故障問題做到及時有效發現。針對可視化技術,以信息數據為基礎,通過圖形形式作出直觀呈現,并利用二維、三維技術,對復雜數據信息做出清晰直觀展示。如此,調度操作人員可借助圖像,對電力故障問題做到及時有效發現,并采取妥善有效解決,使排除故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為電力調度系統運行提供可靠保障[2]。
(三)人工神經網絡
針對人工神經網絡,即人工智能系統中,模仿人體神經系統信息處理與傳輸的技術,而有關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也對該技術有著重點應用,在信息傳輸與處理效率等方面,能夠得以明顯提高,以此完成信息數據的并行處理、在線學習以及聯想記憶等,凸顯出容錯率強與診斷速度快等優勢,面對電力調度系統故障問題,可對此采取及時合理解決,故障分析、處理效率明顯提升,確保電力調度系統運行能夠更加安全可靠[3]。
(四)模糊理論
針對模糊理論,即模擬人類思維方式,面對目標對象,以共同存在抽象特點為主,對此抽取并作出總結概括,以此獲得邊界不清晰與模糊的概念,對傳統控制理論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做到有效彌補,使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對模糊理論的有效運用,具體以電力系統運行風險評估為主,電力系統運行期間,面對大量風險問題,各類風險并不存在對應的具體判斷標準,所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可基于有關影響因素,并結合有關評價,以此對評價因素權重作出合理明確,基于此構建模糊評價矩陣。如此,面對不同影響因素所出現的變化情況,系統能夠基于模糊評價矩陣,對影響因素做出科學系統的綜合評價,對風險因素做出進一步的合理判斷,以風險評估結果為基礎,系統能夠直接顯示電力系統運行風險所對應的具體等級,并制定科學可行的風險決策,對風險應對指令完成及時有效發布,提高安全風險水平,為電力系統平穩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三、結論
綜上所述,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發揮著重要影響和作用。所以,務必重視對人工智能技術加以科學合理運用,如專家系統、神經網絡與模糊理論以及可視化技術等,同時,基于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具體標準需求,對人工智能技術做出科學創新,使人工智能技術的關鍵作用得以有效發揮,保障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穩定安全運行,以此促進電力行業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章熙,姬源,黃育松.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000(22):132-133.
[2]張強,耿玉杰,林琳.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人工智能技術運用[J].中國高新區,2019,000(003):117,156.
[3]周楊,蔣煜,于曉蒙,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的運用[J].輕松學電腦,2019,000(021):P.1-1.
作者簡介:
李磊,安徽繼遠軟件有限公司,1983年11月,漢,男 ,安徽省合肥市,電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