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燕紅
摘要:動漫音樂是與日本動漫相伴而生的,現已逐漸獨立地發展成為一種標有時尚元素的藝術形式。動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形態。作為動漫作品的靈魂,動漫音樂在渲染情節、表征角色特征、推動故事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日本動漫音樂為流行樂的發展探討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具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動漫音樂;藝術形式;意蘊;童真
當今樂壇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形式——動漫音樂,獨樹一幟,深受年青人的喜愛。這種音樂形式有其產生、發展的歷史淵源,有其別具一格的風格特點。它雖非主流音樂,但也是其他音樂形式不可替代的,要正確認識動漫音樂,使其很好地服務于當今社會。
1.日本動漫音樂興起的淵源
動漫音樂是與日本動漫相伴而生的,目前日本動漫音樂一直是引領動漫音樂潮流,所以我們所說的動漫音樂也即是日本動漫音樂。探討日本動漫音樂的意蘊,需要先從日本動漫的淵源開始。
中國動漫曾經無比輝煌,尤其是在上世界50年代以《大鬧天宮》、《牧笛》等水墨動畫為代表的“中國學派動畫”向世界傳遞了大量的中國元素,從某種程度上弘揚了中國文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動畫沒有很好地傳承和發展,而日本動漫卻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受眾的藝術形式,并得到不斷發展,尤其是以宮崎駿為代表的以手繪動漫為特點的動畫,將日本動漫演繹到一種非常高的藝術境地,讓世界對日本動漫表現出無比的認同。為此各國政府都紛紛出臺政策鼓勵動漫創作,催生了世界各國動漫創作的熱潮,為動漫電影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很大程上促進了世界動漫電影,乃至動漫產業的發展。日本動漫電影的高度發展也帶動了另一種藝術形式——動漫音樂。以動漫電影為載體的動漫音樂既屬于動漫電影的一部分,也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和藝術標準,日本動漫逐漸獨立地發展成為一種標有時尚元素的藝術形式。
2 日本動漫音樂的獨特意蘊
動漫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形態。作為動漫作品的靈魂,動漫音樂在渲染情節、表征角色特征、推動故事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日本的動漫音樂有以下特征:
2.1與文化背景緊密融合在一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國際的。日本動漫音樂與日本的民族文化有很大關聯,具有較強的日本文化背景。例如宮崎駿作品《幽靈公主》,就是日本幕府使其的文化的真實寫照。宮崎駿非常巧妙地將濃厚的大河民族傳統元素運用到作品中,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其他的日本動漫音樂也無不帶有明顯的日本民族元素,常常將日本特色樂器與歐洲的管弦樂相結合,形成富有鮮明民族風格。
2.2充滿了童真色彩
日本動漫音樂之所以能夠如此打動受眾,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充滿了明顯的童真色彩,而具有這種特征的藝術作品最容易觸動人們情感。因為童真的審美意象所表征的是一種質樸、可愛,所對應的審美主體的情感反射往往表現為憐憫和親善。不管什么作品,只要抓住了受眾的情感,也就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從而提升了受眾的忠誠度和黏性。動漫音樂也不例外。
2.3 具有夢幻和神奇特色
天馬星空的想象力是動漫電影創作的典型特點。作為烘托電影情節的重要環節,動漫音樂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將作品打造成非常高遠、空冥、凄涼、、悲壯、婉約的聽覺感受。讓受眾如同進入了一個超越凡俗的境界。具體音樂技巧方面,充分結合力管弦樂的抒情性和電子樂極富節奏感的特點,打造出富有張力視聽氛圍。
3 日本動漫音樂經典曲目評析
動漫電影《火星忍者》里的白之死音樂”Sadness and sorrow” ,由小提琴和貝斯奏出的引子,由二分音符下行級進式,通過延音的技法烘托出沉重、憂傷的樂感之美。貝斯聲部以低沉的音染,重復奏出,如同兩種聲音在對話,營造了幽深的境界。動漫電影《千與千尋》的主題音樂名為“夏天的一天”,多次在片中重復播放,不斷強化音樂作品對受眾的感染力。本音樂的音源是以鋼琴為主的樂器奏音,特點是溫柔、悅耳,讓聽眾充分享受音樂與畫面相融合的審美愉悅。另外,音樂中還運用了弦樂,還在高潮處增加了合成器和組合樂等電子樂音,從而使獨特的音符、變化多端的弦樂器將主人公千尋的內心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鋼琴的獨特音色恰當地表達了千尋內心的孤獨、悲觀情緒。片中的另外一首插曲”夏日的一天”則明顯帶有濃厚的戀舊情思,音樂帶有撫慰、關懷的色彩。《千與千尋》片中交響樂與真人唱音糅雜在一起,更加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低沉的音樂基調傳遞的是一種不舍的感傷,整篇音樂的編排充滿凄美的審美意象。宮崎駿的另外一部著名動漫電影《天空之城》的主題音樂貫穿了整個電影作品,輕盈的引子之后,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合奏出活潑的韻調。本曲主旋律采用的自然小調,結合使用大量的附點,柔美之中透漏出淡淡的憂傷。同樣是以情感人的典范,同樣運用的是弦樂、鋼琴等富有抒情色彩的樂源,營造出一種撕心裂肺的感傷和憧憬之情。由于片中的情節中暗示出懵懵懂懂的愛情色彩,所以音樂的編排極具浪漫色彩,從而成為了當今浪漫音樂的典范。在2011年,動漫音樂“天空之城”被改變為大型交響樂在北京舉辦《天空之城-久石讓與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可見其在樂壇的影響力之大。在動漫電影《幽靈公主》,久石大量運用了傳統民族樂器龍笛和篳篥,小調式旋律、整曲重復節拍,配以大量弦樂恰當地表現出悲壯、靜謐、狂躁等各種類型情感的審美意象。
4 日本動漫音樂發展前景
日本被稱作是“動漫王國”,其動漫產業甚至可以和汽車產業相匹敵,在其國民產值中占有極其重要的角色。與此相伴的動漫音樂也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不斷拉長動漫產業的衍生鏈。日本動漫音樂往往選擇極富人氣的一線歌手演唱,將動漫情感與音樂情感結合在一起,豐富了音樂形式,也通過各種方式的營造,逐漸征服了大量受眾,引起了共鳴,為流行樂的發展探討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具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
與日本的動漫音樂相比,中國在此領域發展較為緩慢。應當借鑒日本動漫音樂的一些好的經驗,大膽增加投入,著力打造動漫音樂的藝術感染力,相信中國的音樂人定能重塑當年中國“水墨動畫”時代的輝煌,在樂壇,乃至在動漫領域占有重要一席。
參考文獻:
[1] 姜巖.動漫音樂的藝術特征及表現[J].黃河之聲,2020(16):54-55.
[2] 王艷陽.日本動漫音樂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J].藝術科技,2019,32(06):99.
[3] 魏丹.國內外“虛擬歌手”的音樂文化比較[J].音樂傳播,2017(02):120-122.
[4] 戴婉璘.淺論日本動漫音樂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啟示[J].北方音樂,2016,36(13):27.
[5] 周芳.宮崎駿動漫電影藝術的音樂特色[J].作家,2015(1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