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云
摘要:古詩詞象征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文化自信大力普及的今天,語文教學中重視古詩詞是理所應當的。但是由于小學生沒有文言知識的積累,所以在理解古詩詞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麻煩。許多教師都束手無策,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多媒體技術開始運用于這類教學中。實踐證明此方法的應用價值有待開發。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運用策略
引言:以往的古詩詞教學都是教師強制性要求學生背誦詩詞,許多小學生在不理解詩詞含義的情況下背誦故事,這種方式的教學意義不大,而學生們也無法感受博大精深的詩詞文化,甚至會產生一些厭倦心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激活每個學生對于詩詞文化的興趣愛好。本文將探究多媒體技術于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營造情境形成意境之美
古詩詞營造的情境和其韻律一樣,是詩詞文化中最鮮明的特色。從創作的角度而言,許多詩人都喜歡在自己的詩詞中營造一些美好的意境,并且一般會采用景物描寫的方式來呈現這些意境。在講解古詩詞的具體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讓一些抽象的情境呈現出來,學生看到這些素材之后,就會理解詩人創作詩詞的具體原因,也會逐漸感受到詩詞中的意境之美。對于一些抽象的詩詞,小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很大的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畫的形式,來向學生呈現豐富的詩詞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詩詞,也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學生們代入到詩詞的情境之中。許多小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注意力不集中,而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他們就會對新奇的教學手段產生好奇,并且逐漸發現學習的樂趣所在。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詩詞《江南春》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可能對于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所營造的場景比較陌生,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情有可原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一些江南煙雨的圖片,并且在網上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片段。在課上為學生播放這些視頻,學生可能會立刻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時,也會認真觀看每一個視頻中的場景。在具體學習階段,學生們可能會結合自己在視頻中看到的內容,來分析詩詞的含義,并且感受杜牧在看到這些景色,寫出這首詩時的心境。
二、通過背景故事分析內在情感
在為小學生講解古詩詞的內容時,有必要讓他們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這樣一來,他們才能夠在學習詩詞文化的同時感受詩人的情懷與品質。在介紹背景故事時,教師必須要運用生動的語言,以此吸引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以較強的積極性學習詩詞。在一種濃烈的情感氛圍內,學生們更能與詩人感同身受,針對詩詞中一些表達情感的字眼,他們也能夠很好地把握其真正含義。很多情況下,詩詞都會通過講述某個故事來展示深層次的內容,這對小學生而言,在理解方面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師們在教學時可以先為學生介紹詩人的背景信息,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基礎上理解詩詞,這樣才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詩詞《浪淘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纖維學生介紹詩人劉禹錫的生平經歷,尤其是他被再三貶職,最后又奉詔還京。在這種情況下,劉禹錫并沒有消極面世,而是仍然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變遷,而本首詩詞與他的這一人生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之后,教師再向學生仔細介紹詩詞中一些氣勢磅礴的場景,讓學生們感受詩人寬廣的胸襟。在這一情況下,學生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具體含義。
三、通過配樂誦讀獲得韻律之美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時,教師不應該要求學生在學習開始之初就掌握文言知識,而是要通過一定的引導和不斷的鼓勵,讓學生愿意積累不同的古詩詞,在具備一定學習能力以后,學生們就會開始對詩詞文化產生了解的欲望,同時也會逐漸發現,作為中華文化魅力的代表,詩詞包含的內涵與價值。因為信息技術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多媒體兼具音頻的功能,所以教師們一共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各種效應。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范讀,讓學生對停頓、情感等要素產生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朗讀詩詞的過程中播放恰當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們能夠以更加直觀的角度感受詩詞之美。教師們為學生的朗讀搭配相應的音樂,能夠讓學生很快投入到詩詞營造的氛圍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在詩詞方面的涵養。此外,通過一遍遍地播放詩詞來讓學生產生深刻記憶,能夠避免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遺忘所學內容的情況發生。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詩詞《宿建德江》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明確,本首詩詞主要書寫了羈旅之思,在學生朗讀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表達憂傷的純音樂,最好使用中國古代的樂器演奏的曲子,這樣更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朗讀詩詞之后,教師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字詞,如“客愁新”、“移舟”等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行船停在江中的小洲邊,一方面在點明主題,另一方面也在為下文中借景抒情奠定了基礎。
四、通過結合生活展示詩人品質
小學階段的詩詞中包含了許多與生活存在密切關聯的場景,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詩詞背后的故事以及詩詞中的字詞含義,還要讓學生將詩詞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思考,引導學生與詩人換位思考,并且要求學生積極地討論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方式的引導下,學生們可能會理解詩人當時發出如此感嘆的具體原因,這有助于學生從深層次感悟詩詞內涵。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是一種能夠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們需要重視古詩詞教學。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從很大程度上讓教學課堂變得精彩紛呈,激發課堂的活力。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教師們發現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古詩詞有助于學生理解不同于白話文的詩詞內容,所以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參考文獻:
[1]黃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09):36+38.
[2]董佳國.關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18):61-62.
[3]楊曉旭.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滲透和創新[J].讀寫算,20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