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建敏 朱衛東
網絡的迅速發展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催生出來的網絡主播更是得到普通大眾的推崇。那么,網絡主播走紅有哪些利弊,他與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進而如何達到共榮,本文將進行探討與分析。
傳播平臺。網絡主播就是借助網絡新媒體的各種聊天視頻軟件APP和直播平臺APP進行有無主題、有無時長限制、有無固定播出時間的節目,網絡主播在互聯網節目或活動中,負責參與一系列策劃、編輯、錄制、制作、觀眾互動等工作,并由本人擔當主持工作的人或職業。
而傳統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是借助廣播電視媒介進行播出節目,有固定的主題、固定節目時長、固定播出時間等,受國家廣電總局和各級宣傳部門管理。
信息發布的內容和速度。網絡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但是這也會出現各種信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缺乏把關人的監督。這就導致網絡主播傳播的信息內容、主持的風格、主持的話語等缺乏有效的監督,國家相關部門針對網絡主播的把關應逐步完善。
然而,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對于信息的傳播都是經過選擇、采集、編輯、后期特效加工等這一系列環節過后,才能傳播給受眾,這就從速度上大大落后于網絡。然而,“慢”與“快”各有千秋,“慢”也有慢的優勢。傳統媒體傳播的信息受廣播電視臺各級領導的審核把關之后,新聞的準確性、真實性、品味性都高于網絡媒體,傳統媒體非常注重信息生產與發布環節的把關、信息擴散環節的把關以及信息循環環節的把關,使之更符合當前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
網絡主播的類型。網絡主播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在某個專業領域有專長的相關人士,也可以稱之為“專家型”。比如歌唱、舞蹈、醫學、書法、歷史等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通過網絡平臺向受眾講授相關的專業知識,但專業程度與語言表達能力會參差不齊,受眾心里也有一桿秤,網絡平臺也會以在線觀看人數來鑒定網絡主播的能力。二是通過搞笑、扮丑、作秀成名,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博得受眾開懷一笑,比如“腰子姐”“吃播”“Papi醬”等。三是通過背后推手來成名的,也就是網絡主播身后有一支策劃制作團隊,通過各種貼吧、微信公眾號、微博造勢,來獲得更多網民的支持,進而成為該網絡主播的“鐵粉”。
網絡主播的“經濟生存”模式。網絡主播的壓力比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一點都不小。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有廣播電視臺作為依托,擁有事業編制身份,而網絡主播沒有經濟基礎,屬于“企業”“自負盈虧”“干一天,有一天收入”。故而,網絡主播必定要時刻以“客戶的喜歡”的方式博得受眾關注,與受眾實時進行互動。網絡主播的經濟來源就是受眾對網絡主播的關注度,換句話說,受眾的關注數決定網絡主播掙的錢數。關注數越多,網絡主播的影響力越大,獲得的經濟收入也就越豐厚。
面對經濟的誘惑,網絡主播通過各種方式來展示自己、推銷自己,人類的獵奇心理、偷窺心理等被網絡主播掌握。為了經濟利益,網絡主播在受眾面前“盡情釋放”,用三俗即“低俗、媚俗、庸俗”的內容去獲得粉絲。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可取,違反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是不健康的,尤其是現在很多未成年人使用手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的正確認知。網絡主播有待自身提高認知,相關部門應及時切斷這種傳播利益化“精神毒物”。
然而,事物都有好壞之分,網絡主播隊伍也是參差不齊。對于真正有能力有才能的主播,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應懷著謙虛的態度去學習與借鑒來提升自身的主持才能,對于低俗諂媚的網絡主播應予以抵制。
網絡主播的口語表達。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智能終端的涌現,網絡主播繪聲繪色的語言表達受到當前大部分受眾的青睞。據易觀智庫調查數據顯示,受眾人群以男性為主,30歲左右用戶占半數以上,可以看出網絡主播的受眾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網絡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口語表達各式各樣,僅從口語表達層面分析,存在語言混亂隨意、門檻設置隨性過低、主持語言水平良莠不齊、評價標準粗糙空缺等問題。播音與主持是一個綜合體,囊括了文化性、物質性、藝術性、傳播性、知識性。
時至今日,“網絡主播”的口語表達評價指標尚未定論。不過,在此筆者建議:“第一,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部委的指導下依照有關規定建立網絡主播專業委員會。第二,每年定期舉辦網絡主播評獎活動。第三,網絡傳播機構落實“網絡主播”口語表達評價體系的實施。第四,激發生產者的創作熱情,引導和鼓勵創作更多的網絡主播的作品,提高創新創優的能力和水平。這項工作是一項系統性、藝術性、專業性、操作性很強的工作,要在網絡主播做節目的實踐中完善綜合評價體系的相關程序、方式和內容。故而,要想讓網絡主播口語表達得以全面提升,就需要全面、科學的評價指標作指導。
網絡主播與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藝術方面的相同點有:一是要使用漢語普通話進行傳播;二是敏捷的思維能力;三是形象語言藝術。網絡主播誕生之日距今也不過幾年而已,網絡主播相對于傳統媒體主播有弱勢的地方體現在:其一,語言表達藝術水準;其二,個性形象魅力要求;其三,控場藝術。現筆者站在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的角度,分析探討網絡主播身上的優點,以此彌補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的短板。
合理利用網絡,與受眾平等交流。網絡時代的來臨,讓本地電視臺流失了幾乎70%的觀眾,即使是年度大會——春晚,其電視觀看人數也是逐年減少,加之網絡傳輸速度的不斷升級,人們的觀看習慣已經被徹底改變。因此,多數電視臺采取各平臺網絡分發播放的形式,將節目內容進行高效多通路傳播,從而踏上了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道路。
走過了37年的央視春晚在2019的深圳分會場使用4K超高清內容的5G網絡傳輸,這也是央視春晚首次采用5G網絡4K傳輸的創新舉措。這樣一來,網絡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客戶端進行收看,給受眾全新的接受信息的方式,與此同時也帶給傳統主播新的互動方式。央視從2015年開始在央視春晚節目進行中加入搶紅包環節,充分調動了受眾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還有部分電視臺開始啟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平臺與受眾進行實時互動交流等都是運用互聯網進行改革創新的案例。網絡媒體影響著傳統媒體在受眾中的接受方式,但撼動不了傳統媒體弘揚主流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大趨勢。不過可喜的是部分電視臺開始與互聯網企業公司進行合作,創建電視臺自己的APP和網站。最常見的是,現在電視臺、廣播電臺的播音員主持人開始使用微博、微信、貼吧以及其他直播軟件在節目中和節目外進行友好的交流互動。這樣不僅提升受眾對節目、電視臺的信賴度、支持度、喜愛度,同時也提升了主持人在受眾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如湖北荊州電視臺在《互動播吧》APP中,主持人唐添棲在直播平臺和網民分享DIY西點,獲得受眾好評。
立足受眾,進行節目可觀性塑造。世間萬事萬物并非絕對的好與壞、優與劣,關鍵是我們要認清不足,學習借鑒,取之精華,為己所用。新生事物“網絡主播”從出現到現在不過短短數年,成長肯定需要不斷更正進步,逐步走向完美。俗話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網絡主播傳播信息速度快,傳播的信息具有觀賞性、娛樂性、隨意性、炒作性,甚至傳播中出現了各種與所謂的“傳統習慣”相不符的、讓人大跌眼鏡的情形,網絡主播深諳大眾普遍的獵奇心理,他們的傳播正符合受眾的口味。
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由于受到媒體和媒體主管部門的管理,再者,在我國播音員主持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身份,故而需要承擔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播音員主持人是維護國家利益、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捍衛文化安全、體現時代精神、充滿人文關懷的新聞工作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新聞工作者的身份。
然而,這并不代表傳統播音員主持人就是表情呆板、表達無情感、無趣味。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不斷在開放,網絡使世界各國更聯系更密切,傳統的播音、主持方式也不斷在趨向親民化,和受眾心與心地溝通交流。“網絡主播走紅”的出現,應看作激勵傳統播音員主持人認清自己的短板向網絡主播學習的好時機。傳統播音員主持人應立足受眾的視角,對節目的選題、策劃、后期制作、宣傳、編排、反饋等應予以重視。當今,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日趨向好,其素質、思想都與改革開放之初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追求生活質量,閑暇時間增多,音視頻節目就恰好彌補其閑暇時光。傳統播音員主持人應讓節目“故事化、藝術化、生動化、趣味化”,雖然不能像網絡主播一樣“尺度之大”,但也要學會在社會萬千信息中取其精華,融價值與趣味為一體。
重視受眾,了解受眾。現今,大多數受眾很少通過電視機來觀看自己想要觀看的音視頻,都是使用智能手機,一部手機真的能量巨大,囊括了支付、聊天、繳費、刷抖音、各種直播APP、聽歌、聽“有聲讀物”、看電子書等功能,相比之下,電視機就遜色了很多。
傳統的電視機傳播是單向線性傳播,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這段時間,受眾被動接受著電視臺給予的電視節目,沒有互動交流,帶有強制性接受意味。本世紀初至今,科技、網絡的全面覆蓋,電視臺開始認識到受眾的重要性,進行頻道專業化建設,但是仍然沒有真正和受眾互動起來。甚至,如今智能電視機的出現,其滿足受眾需求的能力遠遠落后于一部智能手機。這也是網絡主播為何在短短數年就超過傳統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原因。
傳統媒體要有危機意識不斷改革創新,才能把失去的受眾群拉回來,顯然短時間趕上很難但要鍥而不舍。這方面有些地方省級衛視做得較好,如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以及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牢牢抓住年輕人的心理,并通過互動贏得年輕觀眾的關注。態度決定一切,好節目需要用心,老百姓現在也需要“精品”和“趣味”,畢竟生活需要輕松。
貼近生活,回歸生活,服務生活。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這是電視工作者的一貫方針與職業要求。生活養育了傳統媒體,也滋潤著網絡新媒體。不論出于何目的,網絡新媒體貼近群眾受眾這一點比傳統媒體廣播電視要做得到位、精準。媒介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到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為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是萬事萬物產生的內因,內因是決定因素,故而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應該發動創新思維,創造途徑貼近受眾的生活,真正下到基層為人民所想、為人民所做,與老百姓線下心與心交流,這不是一時的口號,需要實際行動融入到一線生活。與網絡主播受網絡紅利的驅使不同,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走惠民、親民、為民的路子。
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個性化。個性化自從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誕生之日起就開始提倡,但其范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擴大。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應當在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追求更多的個性化元素并融入節目中,這樣更多的受眾才會選擇該節目去觀看。
個性化不是簡單的個性的肆無忌憚地釋放,而是在符合節目自身播出要求、受眾接受度的前提下,播音員主持人運用獨有的話語風格、聲音魅力、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思維模式進行節目主持綜合體現出的個人魅力。“主持人在追求個性化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自我、孤芳自賞、自以為是的怪圈中,這就需要主持人自身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和社會主流價值觀一致,否則追求的個性化毫無意義,很容易走向嘩眾取寵、低俗無趣的泥潭。”
網絡主播走紅現象給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敲響了警鐘,要以受眾為創作中心,提升節目的認可度、趣味性、故事性、藝術性、生動性。但網絡主播走紅也有很多問題,如網絡主播在網絡紅利刺激下的“經濟生存”模式、網絡主播的口語表達不規范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缺失等問題,需要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做榜樣,做領跑者。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悠久文化,做健康的、有道德、有個性的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