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舒文
摘要:實施情感教育是小學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是助力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所在,是培養小學生基本文學素養的重要課程,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探究結合起來,充分展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價值是需要所有教學工作者重視的方面。本文旨在結合教學實例,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環節。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素質教育也愈發重視。情感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教育中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展現的態度、情緒變化和情感狀態和學習信念等方面,助力于學生的個體發展,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等。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充分響應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建立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實踐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如何將學科知識教學與情感教育進行更好的融合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1.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情感教育能夠起到合理調節學生感性思維的積極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正處于情感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普遍年齡偏低,在情感表達,情緒調控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他們非常渴望更多的交流和溝通,在教學過程中則十分渴望教師的尊重與鼓勵,通過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的結合教學有助于協調學生的情感認知,也能幫助他們的智力和情感取得更多發展,調動課堂的積極性等。小學語文教學旨在通過語文教師自身優秀的人格魅力和文學素養,并借助優秀的文學作品等來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和志向等方面,最終幫助學生形成更為完善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困境
2.1語文教學模式落后
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都普遍將語文學科知識提升到比較重要的地位,教師也都一直沿用著應試教育模式,對于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未能適應,也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致使教學效果不佳等,學生的道德品質養成均遭到諸多阻礙。
2.2未能站在學生角度進行思考
小學生的感性思維是比較明顯的,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想象力快速發展的時期,而在情感方面則主要集中在語言交流,如學生之間的互動,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等,更多像處在情感發展探索階段。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小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情感發展特征等,而以一名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么難免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語文教學本身就存在一定難度,更別提同時展開情感教育了。
2.3教師的自身素養不足
語文本身就是比較重視語文教師綜合素質、文學素養的一門學科,情感教育則更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等,惟有這樣才能不斷熏陶學生以及正面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情感。
3.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
3.1深度利用教材資源,實現情感教育的滲透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處在一個關鍵期,他們對外部環境的探索欲望非常強烈,他們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各類因素的影響,該階段的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大多來源于外部刺激。語文教學則更偏向于基礎知識的教育,諸如字詞、語法、寫作等環節,小學生要想通過自身從中獲取情感體驗等是比較困難的,不利于小學生的情感發育等。但是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資源,對于開展情感教育是具有重要價值的。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內容《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時,教師可以在完成最基本的字詞、課文內容熟悉之后,考慮到古詩詞的意境較難切身體會,因為這首古詩主要是描述農家田園豐收的一派景象:初夏時節,梅子和杏子已經成熟,個頭很大,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也差不多要結籽,由于夏日炎炎,人們都在田間忙碌,蜻蜓和蝴蝶也在飛舞。這樣的畫面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現代小學生可能缺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他們很難感受到這樣的情感。故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視頻。如在課堂中播放3分鐘左右的田園風光視頻,學生就更能體驗到大自然的魅力,會為之感嘆,體驗自然和詩歌傳遞出來的積極情緒等。
3.2展開情景教學,觸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景教學是借助更為具體的情景,將學生帶入相應的學習氛圍中,在一個具體的情景中學生能夠獲得更為直接的情感體驗,然后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情感認知,是有力的教學途徑。如在進行五年級語文上冊課件《桂花雨》的教學時,教師事先可以營造出一個桂花盛開,桂香飄蕩的課堂環境,可以展示一些桂花圖案,以及桂花落滿地的圖片,學生可能就會受到較大的震撼,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學生可能會覺得非常美好,也可能會覺得非常神奇等,只要他們敢于表達,教師就應該以欣賞的態度看待,并不斷幫他們構建更為全面的情感框架,采用更為豐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等。
3.3借助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
語文教學環節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朗讀,朗讀是充分展現語言魅力的方式。朗讀也是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途徑。如在進行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匆匆》的教學時,該篇文章是出自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優秀散文,語言優美,內容翔實,語言結構輕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小組朗讀比賽和個人朗讀比賽,借助朗讀,學生會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體驗,在情感方面能夠獲得充分鍛煉,也能更為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文章情感或激昂,或抒情,或悲傷,不同的情緒在此中不斷轉變,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
4.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的探究是響應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小學生正處于情感發育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兼具文學熏陶、情感培養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不斷完善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就能為小學生的情感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邱松昌.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 2019(14).
[2]楊彩玲.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 讀天下(綜合), 2019(9):207-207.
[3]馬愛林.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 語文課內外, 2019(16).
[4]王劍佳. 面向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探究[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3):0169-0169.
[5]李小堅.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優化策略實踐探析[J]. 中小學電教(教學), 2020, No.497(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