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眾多教育者關注的焦點。新課標對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注重在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閱讀實踐出發(fā),引領學生對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展開多方面的建構與品鑒,使學生的文本鑒賞能力得到穩(wěn)定提升,注重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馳騁在文本中,通過自己的分析與思考逐步把握課文的內(nèi)涵,從而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最終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072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依舊“以知識教育為中心”,一味地向學生傳輸好詞、好句等知識,要求學生對優(yōu)美段落死記硬背,殊不知這樣做逐漸降低了學生對閱讀課的熱情,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這種“知識本位”的教學模式造成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普遍不高。因此,筆者基于小學生發(fā)展的總體特點,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希望能夠給其他教師提供相關的借鑒。
一、注重創(chuàng)設豐富情境,喚起學生閱讀情趣
我們都知道一節(jié)完整的閱讀課中有一個重要的“起始點”,那就是導入。在導入新文本時,教師不能通過單純“口授”的形式,否則難以調動學生對課文的探究熱情。可以加強對現(xiàn)有媒體技術的利用,根據(jù)學生的愛好特點來設計多樣化的、更引人的文本導入活動,盡量給學生的多方面感官帶去特定的沖擊,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我想要了解更多”的閱讀欲望,有利于推動他們進入專注、深度的閱讀狀態(tài),從而促進初中生對新文本主動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愛蓮說》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利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設計了這樣的文本導入活動:向學生展示了一些美麗的“荷花圖”,有些是一枝獨秀,有些是群花璀璨,有些含苞,有些正怒放,主要是給學生的視覺帶去沖擊,能夠充分引起學生對“荷花”的關注。并引導學生嘗試描述一下圖片中荷花的樣子,初步激活他們的語文思維。接著,教師就可以結合圖片來向學生引入課文,師:荷花,又名蓮花,它有著獨特的氣質以及婀娜的姿態(tài),所以成為一眾文人墨客爭相描繪的對象。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蓮的文章。通過這樣的導入可以極大地勾起學生對“蓮”的好奇心,推動學生逐步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tài),從而促進其對文本主動的閱讀。
二、利用翻轉課堂,引導學生開展課前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的本質就是對教學方法、教學主體的顛倒,在開始上課之前,指導學生對新課文展開自主預習,在課堂上對有疑問的地方展開針對性的講解,使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同時教師要將相關內(nèi)容整理、制作成豐富的視頻,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引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關注和好奇,讓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了解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了翻轉課堂的形式,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制作出精美的教學視頻,視頻中包含多種豐富的西沙群島的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簡介,更好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閱讀預習活動中。同時還指導學生利用手機電腦等網(wǎng)絡的途徑自主收集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使他們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語境教學法,正確運用標點
語境教學法就是指在標點符號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文和閱讀,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隨文學習標點符號,使學生體會人物的語氣、了解具體用法。只有將標點符號教學語境化,才能使學生接觸并了解到標點符號的含義和作用,讓標點符號通過一種自然的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有利于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
例如,在閱讀《棉花姑娘》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棉花姑娘對小動物說的話,并進行閱讀。如學生甲找到這句——棉花姑娘對青蛙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那么在讀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到一個語氣詞“吧”和標點“!”,學生們必須讀出棉花姑娘哪種雖然著急(急著請青蛙幫助她捉害蟲)但是又有禮貌的感嘆語氣。標點的理解離不開語境,像這樣,讓學生通過隨文學習標點符號,不僅可以讓學生把棉花姑娘那種有禮貌、因生病而焦急的心情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而且可以使學生掌握嘆號的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充分地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原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設計閱讀問題”、“賞析閱讀文本”和“挖掘文化底蘊”來促進學生的語言建構,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優(yōu)良思想的感染,從而形成獨特的審美情趣,讓學生的個人思維得到充分地鍛煉,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使其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對文化的傳承,最終有效地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江立旺.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41-42.
[2]管建剛.閱讀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07):4-6.
[3] 劉月,許紅梅.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職業(yè)技術,2018,17 (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