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巖安
摘要:小學生雖然缺乏生活經驗,但是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小學階段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時期,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理念改善教學的模式,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縝密,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探究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需要教師對數學思維的意義進行明確,就是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并且將這種能力應用到其他問題中,可以靈活的應用所學的知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以下這幾個步驟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熟練的應用數學知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可以發現小學生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情感來獲取知識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給學生創設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學環境的創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之后順利的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通過設置相應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中關于“平移、旋轉與對稱”的知識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給學生展示一些平時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展示,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開始對圖片進行細致的觀察、對比,當學生觀察后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圖形的兩邊是一樣的,有的圖像的兩邊是不同的?”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進入到教學中。通過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集中精力的參與到教學中。如此的教學方式先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讓學生帶著較大的學習興趣來進行學習,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結合生活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數學知識來自于我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生活,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所學的知識。[1]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挖掘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元素,結合教材內容和生活元素來改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出合理的問題,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進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就可以將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超市購物的場景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同學們知道購物袋上為什么要將整數的購物價格后面加上小數點嗎,如為什么將2元寫成2.00元呢?”“兩個數字的大小一樣但是他們的意義一樣嗎?”通過這樣的實際生活常見問題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可以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將生活內容融入到教學中不但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用數形結合模式突破重難點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新課改理念,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的關注和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數形結合讓學生深刻的理解所學的知識,更好的突破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轉化,通過具體和直觀的方式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刻理解數形結合教學模式的內涵,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內容,將數字和圖形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自主理解和掌握數學結合的深層含義,提高自身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知識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班級的實際物體長度進行測量,比如測量課桌的長和寬,在動手測量的同時引導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規律進行思考和分析,當學生說明自己的觀點后教師再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學生共同總結長方形周長的規律,通過具體的圖形和數據來幫助學生理解長方形的性質。
四、開展實踐教學多維體驗探究數學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多采用理論講解來傳授學生數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數學教學的發展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教師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探索數學中知識,動手測量,結合自身的理解和操作來總結出結論,從而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例如學生在學習“圓柱與圓錐”的知識中,[2]要想讓學生對本節知識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圓柱和圓錐的工具材料,之后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之后給學生明確開展這節實踐活動的目的,讓學生們通過實踐活動來找出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將水裝到底面積和高相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中,之后讓學生將水分別倒進有刻度的量杯中,學生們會發現其中體積存在的關系。通過學生自主的動手操作讓學生發現圓柱體中裝的水是圓錐體的三倍,如此讓學生深刻的知道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之間的關系。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推進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的轉變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結合多種多樣的方式加強學生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的本質。教師通過創設相應的學習氛圍來提高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和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崔田田.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2.
[2]應建棟.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二)[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