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民 步懷宇 徐敏 譚增琦

摘? 要: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國內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嚴峻挑戰。致力于研究生生源(本/專科生)及在讀研究生的記憶與理解、觀察與發現、思考與分析、綜合與應用等基本能力的提高與強化,是應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增長、碩士研究生生源式微對培養質量的負面影響、地方高校競相招募而優質生源有限、研究生整體培養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的必要途徑。
關鍵詞:責任感;知識內化;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8-0102-04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graduated students' cultivation is one serious challenge faced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necessary pathway for this problem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and intensifying essential abilities including retentive memory and understanding, observation and discovery, thinking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graduated students. Only by doing so, the negative effect on cultivation quality can be minimized under the enrolment expansion policy and the limited number of high-quality students which are competitively recruited by excellent university.
Keywords: sense of duty;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creative talent; practical ability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不僅代表了高校辦學能力和學術水平,也是體現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為解決研究生生源勢弱問題,教育部辦公廳于2006年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教學〔2006〕14號)(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8/s3113/200607/t20060712 _79975.html),并相繼于2013、2014、2016、2017年印發研究生推免相關工作方法,旨在以生源質量的拉升促進研究生整體培養質量的提高。各科研院所在相關政策指導下,通過加強組織引導與管理、制定各種激勵政策、積極開展暑期夏令營等途徑不斷吸引有限的優質生源向經費、師資更雄厚的科研院所流動,而一般生源則大比例流進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隊伍,在培養中表現出基本科研能力偏低、創新能力缺乏等比較突出的問題。深思研究生培養質量,不難發現研究生生源式微的實質在于部分研究生的觀察、記憶、想象、理解、思考、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等能力偏低,知識儲備量偏少、知識面偏窄、應用能力偏差、對就業領域適應能力偏弱。欲解決上述問題,需在習總書記“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的思想指導下,將上述能力訓練切實貫穿于本科生及在讀研究生培養過程并融入培養目標的考核,不遺余力地提高以知識內化積累為特點的基本能力,使盡可能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拓展、深化特定專業領域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行業適應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一、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努力目標
現有研究生中,以在某個領域深入學習為目的且擁有明確奮斗目標的所占比例不大,而以獲得學位或為求職增添砝碼為目的則大多對本專業缺少濃厚的興趣,難以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最高求知境界。因此,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應在研究生認知自然/社會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上,引導、幫助學生特別是非智力超常生,在入學之初就讓其深刻反思成長過程中緩慢養成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劣性習慣和對此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心態的錯誤性。清楚認知父母與自身之間的雙向責任與義務、清楚地認識自己是不應依賴于父母生存的獨立社會個體、清楚地認知自身生存環境的特點及其對個體生存的要求、清楚認知自身在適應環境中存在的優劣勢以及如何揚優補劣、清楚認知自身對當前/未來生活的愿景以及為其實現而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明確成長中的階段性目標。
明確的目標有助于激發主體潛在的堅韌意志和強勁動力,克服對努力、辛苦、勞累、費時、費心等的抵觸心理,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厘清自身階段性目標及與之對應的責任和義務,將國家研究生培養目標記于心、踐于行,以同齡優秀人才為參照,認真比對自身的學習成績、生存能力(包括待人接物、獨立生活/工作、應變能力等)、品德、涵養、禮儀等,找出差距與不足,在學習之余,有針對性的、刻意的、努力的加以彌補和提高。在日常學習中以相對愉悅的心情、向上的態度、堅韌的努力投身本科生/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朝著培養要求和自身目標不懈努力。
二、以強化基本能力為培養質量筑基
(一)讓記憶成為生源質量的根基
記憶是認知的基礎,是獲得并鞏固知識的基本學習環節,是記憶信息的增加與保持構成人類智慧的根源。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指導學習者有目的、有意識、循序漸進地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進行認知并形成長時記憶。而抽象的、與多種文化傳承有關的各專業領域知識的長時記憶需要專業的教學指導和學習者堅持不懈的努力。但是,近幾年各普通高校研究生面試、研究、工作中暴露出的知識儲備量不足已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