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制高職教育系統有著明確的教學計劃劃分,對于基礎課程教學體系設置應當遵循前三后二的教學整合,發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彼此聯系,提高教學質量。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應認識到學生基礎較差、自主學習動力不足、設計選題缺少與應用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問題,通過積極進行教學機制調整,來提高五年制教學質量。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教育;機械制造;系統化教學
五年制高職教育系統是指三年制中職教學和兩年制高職教學的相互結合,通常情況下,機械制造業在五年制教學模式當中,結合前三后二的特性,會分為前三年理論基礎教學和后兩年的實踐應用教學,依托課程內容組織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能力提升,幫助學生獲得崗位 就業能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前后兩個階段是否能夠有效銜接,歷來是系統內部重點關注問題,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龐雜,學生一旦出現學習進度、學習狀態的偏差,便很難在后續的實踐教學當中有序獲得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因此教育系統需要進行系統化層面的改革和創新,來解決五年制教學模式面臨的種種問題。
一、五年制高職教育中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情況
五年制模式當中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內容包含機械設備冷加工、熱加工方法、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典型零件的加工處理方法等。其中三年制階段的中職教學環節當中,主要以機械加工方法、操作方法等基礎性內容教育為主,其中涉及到工藝裝備的認知、選用和維修調整;兩年制的高職教育階段則從方案制定角度出發,利用實訓場景為學生提供模擬實訓平臺,學生需要具備自主的工藝技術方案編創能力,能夠對立完成一些簡單的機械加工項目如夾具設計等。
對于學生來說,五年制機械制造學習需要形成綜合性分析能力、實際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兩方面能力。機械制造崗位當中要求學生必須能夠運用基礎知識,通過技術文件的編作來應對各種復雜的工藝情況,同時具備一定的面向未來發展的創新水平。
二、五年制教育系統當中機械制造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職階段學生基礎十分薄弱
中職階段理論教學在于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理論框架認知,形成系統化的機械制造概念。但從當前國內職業教育環境來看,大部分中職學生并未養成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方法缺少正確的認知和實踐,在理論學習當中容易陷入迷茫,無法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學當中常見的問題如不會進行學習總結、無法建立起概念之間的彼此聯系、無法看懂圖紙、對于冷熱處理無法進行有效區分等,都是基礎薄弱所帶來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缺少自主學習動力
自主學習是現代教育對于學生提出的希冀要求,希望學生能夠在教育系統當中形成自我提升的認知,通過各類學習方法不斷參與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但從學生基礎情況來看,五年制高職教育學生很少形成自主學習動力,他們既不具備學習能力,同時也缺少學習意識,部分學生存在“三分鐘熱情”現象,無法長久持續地投入到學習狀態當中。機械制造教育無論是理論環節還是實踐環節,學生的主觀投入的缺失,都會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無法獲得能力成長等現實問題。
(三)教學當中選題內容與實際相脫節
除了學生主體問題之外,教學系統當中的教學內容設置和教學開展情況等方面也暴露出較大的問題。其中選題問題是最為顯著的問題之一,觀察發現,大部分機械制造教學選題落后,幾乎為前幾屆或者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內容,教學指導將重復運用作為標準,導致學生在設計中更多采用更為簡單的抄襲方式來完成任務,非但不會對學生能力成長起到促進作用,相反還會導致學生形成抄襲等不良習慣,給予學生不良的道德暗示,導致職業道德教育壓力更大。
三、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改革創新方向
(一)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貼近學生需求
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需求的進一步貼合是提高學生對于機械制造課程教學重視程度的關鍵。首先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學系統可以結合當前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獲取經驗方式,進行方法調整。例如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系統當中,針對性進行系統更新。在原有的微課程體系之上,可以嘗試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增強學生直觀感受和對于機械課程的理解和實操能力,強化學生技術水平;在課程內容方面,需要強調各個環節彼此之間的相互融合,其中機械加工、零件工藝、毛坯制造等各個部分不應當彼此割裂,而是應當以具體的機械加工過程為教學方式,將各個環節貫穿其中發揮教學作用。
(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首先應當建立起學生對于課程價值的正確理解,教師可以將行業發展、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等角度,為學生進行行業介紹,奠定學生的信心,使學生認識到價值所在;另一方面要強化趣味教學,采用手工繪制圖紙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圖紙內容,強化對于圖紙等短板的認知理解能力、
(三)重新進行選題
五年制教學系統當中的選題應當與時代需求相結合,教學系統應當選擇來源于生產一線的內容作為選題,應用其中。對于部分擁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前往一線生產單位進行觀摩學習,從宏觀認知層面強化對于專業的真實崗位情況的理解,同時在教學層面融入任務設計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設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懿,盧良旺.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21(16):253-254.
[2]趙國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創新型教學方法與模式探討[J].高教學刊,2021,7(22):47-50.
作者簡介:季建華 (1978.11-), 男, 漢族, 籍貫:江蘇南通,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技術、數控加工技術、CAD\CAM、高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