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柳映
摘要:當前針對小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應思考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將知識快速傳遞給學生,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文化內涵。在新課程背景下,做好閱讀教學、通過閱讀教學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推動語文教學的改革成為了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要求,因此應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要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入手,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實現“品質課堂”的構建。以此為出發點,本文結合閱讀教學,對如何打造小學語文“品質課堂”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面臨著更高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正確看待,要知道雖然閱讀教學考察的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但在此基礎上學生還需要通過閱讀學習發展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提升德育水平,因此必須改變閱讀教學策略,要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凸顯學生主體,進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并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
一、以激發興趣為前提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通過帶領學生默讀課文、分析課文和完成練習任務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學生主體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到任何體現,而且整個課堂變得十分單調,雖然學生能夠掌握語文知識,但其他能力并沒有得到任何提升,以至于閱讀教學質量長時間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甚至令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低[1]。針對這種情況,應積極改變運動教學策略,要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基礎,通過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帶領學生開展閱讀游戲或者和學生一起針對教學內容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這樣學生主體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對閱讀的興趣才會越來越高。以《將相和》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和《將相和》有關的影視作品片段,也可以讓學生扮演廉頗和藺相如進行對話,還可以將《將相和》的中心思想作為討論主題,讓學生闡述其個人對和的理解,以及其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后產生了怎樣的感受。這樣學生才能夠對這篇課文產生興趣,而且學習效果才會越來越好,進而為打造“品質課堂”打好基礎。
二、豐富閱讀教學形式
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口頭講解為主,雖然教師也能夠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但大多數都是提問的形式,而且多停留在問題表面,并沒有深入閱讀材料,不僅影響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也不利于品質課堂的實現。因此豐富閱讀教學形式十分必要,前文已經提到了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者和學生一起討論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這些都是豐富閱讀教學形式的有效手段。比如針對《圓明園的毀滅》開展教學時,可以播放相關紀錄片以及影視作品片段,也可以讓學生發表其對這篇課文的理解與感受,另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考察,在此之外可以將閱讀教學內容設置成不同主題,然后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辯論會[2]。在《圓明園的毀滅》教學結束以后,可將是否要重建圓明園作為辯論主題,鼓勵學生積極發表其對圓明園是不需要重建的個人見解,從而讓學生明白圓明園遺跡是對國人的警示,也是對歷史的記憶,雖然我國完全有能力重建一個圓明園,但遺跡的歷史教育意義更加重要。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中的語文知識,同時也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教學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更讓學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此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進而完成品質課堂的打造。
三、豐富閱讀素材
豐富閱讀素材也是做好閱讀教學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都在不斷發展,可以很快掌握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內容之外為學生提供更多適合其能力的素材,可以令學生得到進一步提升[4]。這一點可以從教材的角度入手,當課堂教學結束以后,可以為學生提供與課堂教學有關的閱讀素材,同時閱讀素材也要貼合學生的年齡特點[3]。比如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可以讓其閱讀繪本,針對中年級小學生可以閱讀一些童話和寓言故事,而高年級小學生可以閱讀和教材同類型或者相同作者所處的文章。但要注意,豐富閱讀素材不能影響課內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安排固定時間閱讀課外素材,比如當《太陽》的教學結束以后,可以讓學生閱讀更多和太陽有關的科普雜志,當《慈母情深》的教學結束以后,可以讓學生繼續閱讀作者梁曉聲的其他文章。另外豐富閱讀素材也不必限制在文字的形式上,一些視頻素材也可以用在閱讀當中,比如學生在閱讀和太陽有關的課外素材時,除了可以選擇一些科普雜志,還可以直接觀看相關科教視頻,這樣更有利于激發閱讀興趣和增強各項能力。豐富閱讀素材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讀的層面上,教師可以定期了解學生都閱讀了哪些課外素材,以及其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有怎樣的收獲,從而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實現“品質課堂”的構建[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突破傳統模式的限制,要從小學生年齡特點入手,采用更有趣、更豐富、更生動的方式,以此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進而真正實現“品質課堂”的構建,并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提供動力。本文對此做了簡要分析,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此為參考,也可自行探尋更為有效的策略,從而真正做好語文教學,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并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丹.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00(007):114.
[2]章德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8(5).
[3]陳連靜.關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8(1).
[4]謝優嬌.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8,000(025):196-197.
[5]方東梅.小學語文品質閱讀課堂的打造[J].新課程導學,2019,000(035):P.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