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超
摘要:跳繩是一項趣味性較強的體育運動,老少皆宜,這項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作為人們娛樂的方式,也可以成為強身健體的途徑。因此,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體系中,融入跳繩這一項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本文將簡要提出“采用示范教學法”、“采用分組教學法”、“采用游戲教學法”、“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法”四種新時代的小學跳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希望給工作在一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方法
引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花樣跳繩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教師在開展跳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從普通跳繩的技巧訓練開始逐步增加難度,逐步完善學生的跳繩技能。為了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教師也應該融入適當?shù)幕犹K教學,以跳繩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跳繩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采用示范教學法
跳繩作為一項家喻戶曉的全民健身運動,被眾多學生所熟知,但大部分學生缺乏巧妙的跳繩技巧。因此,教師在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前,需要為學生展示跳繩的主要技巧,這便是示范教學法。教師可以將跳繩的連貫性動作進行逐一分解,并為學生進行動作示范,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跳繩的主要流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動作示范和語言講解巧妙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模仿教師的動作技巧,使其對跳繩的技巧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夠更加快速的掌握。利用示范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理論式教學的壓抑教學氛圍,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自身的思維與肢體。教師在使用示范教學法時,應該熟練掌握跳繩技巧,以向學生更加精準地傳輸技巧。
比如,教師在講授花樣跳繩的技巧時,應該訓練學生如何反向跳繩,同時協(xié)調手腳的動作配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在何時進行起跳跳繩的通過率更高一些,在跳的過程中如何轉變跳繩的速度。教師也可以適當融入交叉跳法的教學,適當提升教學難度[1]。
二、采用分組教學法
一個班級的學生通常擁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因此,貫徹落實分組教學法落實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開展跳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于運動類項目缺乏熟練的經(jīng)驗,在學習過程中效率較低。而部分學生擁有跳繩的運動天賦,掌握速度較快。當班級整體的學習效果存在差異時,教師可以考慮融入分層教學法,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將其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面對同一運動水平的小伙伴,可以相互鼓勵共同促進交流跳繩的運動經(jīng)驗[2]。
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反向跳的技巧時,部分同學可以在反向跳的同時進行交叉跳,而部分同學仍停留在起跳的階段。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采用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趣味性教學內容可以使其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該適當融入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法,利用花樣跳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寓教于樂。通過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3]。
比如,教師可以定期舉辦花式跳繩競賽,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鼓勵學生進行比拼競技。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興趣高漲,體會到了跳繩這一項運動的樂趣。除此之外,學生在與伙伴交流互動的過程中也實現(xiàn)了經(jīng)驗的分享與能力的互補,產(chǎn)生了團隊協(xié)作意識,體會到了團隊競技的魅力所在。
四、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法
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跳繩教學活動時,應該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與互動,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能夠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改善教學計劃,提升教學效果。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后續(xù)的高效率教學提供了基礎保障。除此之外,學生在與教師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解決運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比如,跳繩的教學活動中包括雙人跳的技巧教學,當學生面臨雙人跳技巧的學習過程時,通常會存在學習的阻礙。此時,教師可以作為學生的雙人跳搭檔,與學生共同參與技巧的學習與訓練。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身的關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小學跳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通過示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師生互動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以上高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存在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不局限于課堂上的收獲。教師也應該立足于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不斷的進行教學活動的完善,以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馬金鈺.試述小學體育教學中花樣跳繩的重要性[J].新課程導學,2020(S2):48-49.
[2]丁亞帥,蔣巧云.花樣跳繩在小學課后托管中的開展現(xiàn)狀[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6):236-238.
[3]何效永.花樣跳繩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