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其蘭
摘要:近幾年,信息技術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各類設計產品,這些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影響并改變著現代的生活。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也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和科技發展,而程序設計也也迅速發展起來,VB變成語言作為一種計算機設計語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豐富的社會人才需求。而中職教學中,也適當的額融入了VB設計課程,本文就VB設計語言的教學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VB教學
引言:
VB課程是編程課程,注重需求分析,實現方式,以及代碼編寫思路。契核心宗旨是學會編程語言中每個關鍵字、事件、方法、屬性、對象、甚至類的應用和組合方式,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Visual Basic.NET這個程序來實現。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熟練使用幾個關鍵字的用法,并能夠合理的規劃關鍵詞,將關鍵字的屬性和方法結合起來,來呈現事件。而這個過程就是編程過程,也是程序設計和開發過程。學習的核心在學生的編程思維,整體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構造趣味課堂,提升教課堂質量。
一、結果導向法,帶動學習積極性
結果導向法就是讓學生先看到編程結果,然后思考該結果的實現過程。需要借助已有的成熟的VB設計作品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教學設計方面來說,結果導向法其實就是倒敘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個較為完善的系統,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系統各個環節的功能,并告知學生,這些功能都是可以通過VB語言來實現,且學生可以在這些功能上繼續做優化,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并提升課堂趣味。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快遞分揀系統。教師先通過視頻展示一個傳統的分揀方式,一群人每人拿一個快遞盒看快遞盒上面的信息,并將快遞放在對應的盒箱子里。一個人每天最多分揀兩百個快遞,并且錯誤率達到3%。而在融合快遞分揀系統之后快遞只要被掃碼放上傳遞帶,在固定的位置會有固定的機械臂將快遞分流到不同的通道,可以達到每小時分流500個快遞的時速,錯誤率也只有0.1%。而這個快遞分流系統就是通過VB語言來實現的。之后教師開始課堂講解,給學生講解快遞分流系統的實現過程。此時的兩個工作方式的對比下,學生能夠感受到快遞分流系統的巨大應用效果。在學習方面,也會更加用心。
二、問題導向法,挖掘學生好奇心
VB編程語言作為一種設計語言,你主要作用就是簡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難題。而在學習之初,學生對VB語言的了解不夠,也會導致學生欠缺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并告訴學生我們是可以通過VB程序設計來簡化該問題,進而展開程序設計講解,然后讓學生根據課堂內容,設計相應程序開發軟件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挖掘學生的程序開發天賦。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程序設計解決了諸多問題。像某企業為銷售型單位,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員工都是業務員,常年在外跑。單位底薪較高,但是業務員在外執勤情況無法把控,該問題該如何解決。此時可以利用VB編程語言,開發了業務員管理系統,只要業務員登錄系統,業務員的行走軌跡,停留時間,以及行動時效,都可以完美把控。企業管理者可以實時掌控業務員的工作狀況,提升了業務員的工作效率,為公司增收。教師給學生講解該系統的開發方式,并讓學生自主開發該系統,完成之后,將軟件裝在自己的手機上做試驗。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樂趣。
三、游戲導向法,激發學習趣味
編程語言教學的樂趣在于可以自制小游戲和網站,現階段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游戲,教師可以結合VB語言的教學進程,利用一個簡單的小游戲來進行教學。能夠改善VB編程教學枯燥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例如之前流行的跑跑卡丁車游戲,游戲主要以躲避障礙,收集金幣和能量為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跑跑卡丁車的游戲實現方式,并通過VB語言來試圖實現,進而測試功能。制作游戲和測試游戲的過程,是學習過程,也是玩游戲過程。這個過程就相當于學生自己制作玩具,自己玩。并且游戲設計較好,可以將其發放在公開平臺上,供人下載。游戲玩家可以給出游戲評論,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四、分解導向法,簡化教學步驟
VB編程語言和其他編程語言類似,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通過一個個模塊,一個個類組成的程序主體,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分模塊教學,將編程中要用到的關鍵詞、類、模塊、對象按照相同類型教學,從不同常用詞的性質、用法、功能等一點點滲透給學生,之后將所有知識整合起來,形成VB語言體系,進而進行程序設計。
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程序設計思想來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們學習VB課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相當重要,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按照程序思想要循序漸進的引導,例如對應一年級學生就應該準備一些簡單和基礎的課堂題目,例如網頁設計和計算機基礎等,在教授課程中可以有意地整合一些編程思想,在VB學習是將程序設計的結構化以及界面設計的可視化充分融合起來,在教學中穿擦汗程序設計的思路和算法。而中職二年級的時候,學生基本能力清楚了解VB程序設計語言的核心理念,而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融入豐富的案例,能夠讓學生清晰的明白每個類、對象和關鍵字的具體用法以及通過使用該關鍵字呈現出來的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完成了現象與概念相結合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編程理念和編程語言的編寫方式,從而要提高教學效果。
結束語:
在信息全面發展的現代社會中,程序設計人才逐漸發展成為科技方面的中高端人才,從薪資待遇,到職業需求都在不斷攀升,而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開展VB編程語言課程,就是為了迎合社會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革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不斷挖掘學生的設計天賦,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興趣,優化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一批優秀的程序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彥斐. 中職VB程序設計課程有效教學模式初探[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6):201-202.
[2] 王擁軍. 中等職業學校中的VB.NET教學研究[J]. 科技風,2011(18):244-244. DOI:10.3969/j.issn.1671-7341.2011.18.211.
[3] 林秀琴. 中職《VB程序設計》實施”目標倒推法”教學研究[J]. 黑河教育,2018(7):87-88. DOI:10.3969/j.issn.1002-1647.2018.07.043.
[4] 王利江. 基于游戲編程視角下的中職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 職業,2019(3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