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紅
摘要:深度學習是一種優質的學習方式,旨在提高學生知識體系構建和應用的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品質。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相關策略,從而實現增加教學系統性的目的,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目前,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包括:首先,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始終停留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無法加深學生學習的力度,從而也就無法發展學生的思維。其次,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通常會采取以考試為目的的教學理念,這就導致會出現僅憑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素養的現象。因此為幫助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本文主要就英語深度閱讀進行探索。
一、開展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意義
深度閱讀與淺閱讀是屬于閱讀中的不同模式,前者就是指能夠用幾句話概括一篇文章,以此掌握學習方法、形成文化意識,體會其中的樂趣;后者則是指僅僅獲取文章表面的信息,達到完成考試或教學任務的目的,往往不會進行深度思考。由此可以看出,深度閱讀是建立在知識圖譜的基礎上開展的閱讀活動,它不僅可以幫助初中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其閱讀目標還具有多重性,有利于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閱讀作為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和學習能力都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強化對初中學生深度閱讀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新舊知識進行關聯,有效減少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還能夠促使學生在文化修養、思維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獲得發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綜合素養。
二、互動教學與探究教學
互動式教學,具體就是指利用可變化的互動式教學環境,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采取互動式教學,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熱情。它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民主化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運用中,不僅可以讓教師和學生都獲得良好的體驗,還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在實踐中,互動教學的主要方式包括:通過問題導入課堂內容;通過案例分析實現互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探究式教學,具體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或設置一些問題,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利用自己的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不僅可以積累經驗,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還有利于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在實踐中,探究式教學的主要方式包括:創設情景,激發自主性探究欲望;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潛能,適當引導方向;合作探究,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互動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都是積極的學習過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三、踐行學習活動觀,優化問題設置路徑
學習活動觀,具體是指學生在主體意義的引導下,通過多種途徑參與教師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組織的遞進式教學活動中,進而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探究問題的過程。通過問題,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在理解閱讀材料表層信息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深層含義,從而開展深入學習的英語閱讀教學。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要將閱讀問題化、問題活動化,并且還應該將問題創設融入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例如,在進行特定閱讀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活動觀開閘一些遞進式活動,同時在分析教材內容的情況下對不同層次的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更好地感知文中包含的情感,達到對閱讀材料的深度理解,提升閱讀素養,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生在深度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就應該要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拓展文本信息,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效益。例如在“Unit8whenisyourbirthday?”中,整個單元以詢問生日日期為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材料、觀看視頻、進行小組討論以及角色扮演等環節,為學生設計情境詢問同伴的生日,激勵全班學生制作“生日墻”,在學習語言知識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友情觀、合作意識,進而促進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這在無形中就成功組建出學刁共同體,形成獨特的課堂教學景觀。
四、深度拓展,巧妙升華主題
在學生完成英語閱讀后,可以給他們布置續寫、仿寫、改編等讀寫結合的任務,進行個性化解讀,或者通過采訪、情景劇、討論、演講、辯論等,結合時事熱點,進一步拓展延伸。多學科融合,通過思維碰撞,巧妙升華主題,從而有所創新和突破,強化能力,五育并舉,提升素養,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好中國形象。
五、深度整合,巧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圖文并茂的學習工具。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考貴陽中考的任務型閱讀圖表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體裁,理清文章脈絡和結構,提煉關鍵詞,繪制緊扣話題、結構明晰的思維導圖,實現對文章內容的深度整合和內涵的深度把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思維發散及聚合能力,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和系統性。
結束語:
總之,深度學習,是在教師智慧的引導和有效的組織下,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對知識體系進行重構,進行批判性探究,使認識更全面、更持久、更深層次,從而更好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想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僅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管理現狀及時提出優化策略和改善方式,還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深入探索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教育改革發展策略。
參考文獻:
[1]李明遠,蔡玉環,高艷芳.核心素養下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評論,2020(09):72-81.
[2]孫曉慧,李陽,車向軍.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9,21(06):89-9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