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芹
摘要:對于外來務工家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成績通常不是很穩(wěn)定,大部分成績不是很理想,思想素質下滑,有些甚至還會出現(xiàn)心理和行為上的異?,F(xiàn)象,針對這部分學生,學校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提供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讓他們和別的學生一樣,享受該有的義務教育。通過有效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以及行為習慣,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外來務工家庭的子女也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獲得健康、快樂的童年。
關鍵詞:小學;外來務工家庭;教育現(xiàn)狀;應用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城市化進程的持續(xù)推進,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涌入城市,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們的子女的教育問題。相對來說,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處于弱勢群體中,家長外出打工,其主要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利益,這就必然會導致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關心子女,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會對這群子女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小學外來務工家庭教育現(xiàn)狀
(一)缺少教育意識
大多數(shù)外來務工家庭的家長更加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沒能意識到子女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形成的各類問題,同時,受到農村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較大影響,如果子女成績不好,就會想讓子女直接輟學,特別是對于女孩子來說,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假如子女在學校里出現(xiàn)一些不良行為,比如打架等,家長會將所有的責任歸于學校,覺得自己既然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要讓學校替代自己對子女進行教育的,老師就需要對其承擔教育責任。這類家長就是沒有意識到教育子女是家長最大的責任和義務,也沒有意識到好的教育教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二)教育環(huán)境欠佳
外來務工家庭的居住環(huán)境普遍較差,能夠給孩子提供的空間更少,周圍環(huán)境更加混亂,衛(wèi)生情況也跟不上實際需求,安全事故多發(fā)。缺少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不利。此外,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是外來務工家庭,一般只能在民工子弟學?;蛘呤窍MW就讀,這類學校相對來說條件較差,辦學資金緊張,教師團隊以及教學設施都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三)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
首先,家長自身的行為缺少示范性。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就是他們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個模仿對象,但是很多父母缺少對自己作為榜樣會產生的作用的認知,不懂得身教優(yōu)于言教的道理,無法為子女提供良好的示范,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不良示范的情況;其次,外來務工人員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簡單、粗暴的情況。他們大多數(shù)缺少良好的文化教育,沒有能力輔導孩子,更不能針對孩子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理性、客觀地分析,所以,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就成了首選。如果孩子考試得到了不錯的成績,就會給予物質獎勵,反之,則非打即罵,不聽任何的解釋,更不會去認真分析成績不佳的原因。
二、小學外來務工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協(xié)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意識
在教育中,學生家長的教育理念會影響并控制她們對于兒女的教育方法,適度的家庭教育理念觀對孩子的人生有著頗深的影響作用。而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庭教育觀比較模糊,深陷盲從的形式。
要協(xié)助外來務工家庭的家長樹牢適度的親子教育理念,讓她們意識到,父母對于兒女的教育是有著初期啟蒙以及打基礎的作用的,家庭教育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并且要使她們明確地認清自己的定位與責任,并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成長基本規(guī)律,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使孩子能在品格、健康、智慧等各方面得到較好的成長。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對于外來務工人員一天只可以擠出較少的時力精力照顧兒女的現(xiàn)實狀況,小學可以推進“合理相伴”親子活動,構建“合理高效相伴形式”,使用各種方法推動家長合理調整時間,合理使用時間,打造最優(yōu)的相伴,如節(jié)慶日親子互動、一天三十分鐘有效陪伴等活動。
(二)讓家長懂得子女的成長比成才重要
外來務工家庭的家長自身文化水平較低,所以她們會把夢想強加于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彌補她們的缺失,幫助她們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夢想,然而,家長們恰恰忽略了夢想實現(xiàn)的可能性。家長不可以只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就夢想讓孩子填補曾經(jīng)的缺憾,應結合孩子的自身情況以及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為她們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階段目標。學生家長對于兒女的期待值應適度,尤其是應該契合兒女的真實情況。過高或者過低的階段目標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有效發(fā)揮心理輔導中心的作用
小學校園內應設置心理輔導中心,并且安排專職人員值守,讓有需要的學生家長以及學生能有場所“訴說”困擾。心理輔導老師對于求助者應該創(chuàng)建完整的電子檔案,并定時開展跟進了解,同時,要常常與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進行溝通,針對已經(jīng)存在某些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做好相應的臺賬。有準備地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存在的某個或共同性的不良嗜好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個別指導或團體輔導,讓學生早日恢復身心健康。
(四)健全社會教育供給能力
社會是提從教育的主要供給方之一,理應全面運用社會的多樣化作用,提高對外來務工家庭子女的教育資金投入,讓其享受到比較充實的教學資源。
首先,按照外來務工家庭的真實情況,有關教育部門應在當?shù)卣约吧鐣某浞直O(jiān)督下進行積極配合,使其真正具有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能力和作用;其次,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家庭教育專題活動,比如教育講座、家庭運動會等。利用該類活動深入了解各種外來務工家庭所遭遇的困難,增強相互的有效溝通,進而獲得實踐經(jīng)驗,有目的性地為其解疑釋惑,進而協(xié)助外來務工父母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第三,將外來務工家庭列入社會教育整體計劃,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經(jīng)濟抗壓能力,提升其經(jīng)濟實力,對外來務工人員實施完全免費的職業(yè)技能培訓、職業(yè)輔導和個人素質塑造,從本質上化解外來務工家庭因經(jīng)濟能力以及本身文化素質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教育問題。堅持實事求是,著眼于務工人員本身工作狀況,增強其經(jīng)濟實力和個人素質水準,進而能夠更好地實施家庭教育計劃。
結語:
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家庭和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相連的。小學外來務工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一種特別形式,這類家庭教育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狀況又各不相同,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從業(yè)者的關注,更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反思,或者說,在小學外來務工家庭教育問題上,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葉勇.家庭因素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8):20.
[2]鄒桂麗.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健康“一三五”模式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41-42.
[3]李華偉.以鼓勵教育為基礎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德育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