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志
摘要:對于學生一直致力學習的數學學科,其來自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累和研究,同也會運用到生活中。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下,基于數學學科的這一特征,數學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合理規劃課堂導入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開始被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吸引。在課堂的深入講解環節,教師要密切的結合生活中的場景,以助于學生呢可以用最簡單和直觀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究。通過教師合理的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方法研究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已經具備了基礎的概念性質,相對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有了初步的發展,對待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念,但整體還處于思想比較單純的階段,考慮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仍不完善。基于此,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時,要化抽象的知識點為生活中比較具象的事例,幫助學生將固定思考模式打亂,從而更加發散性的進行思考和學習。
一、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建立學生基礎學科興趣
課堂導入在整節數學課堂內容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富有生活化的導入內容可以在上課之初促使學生自主的產生想要了解更多數學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數學學習基礎。導入環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教學效果,有趣、合理的生活化課堂內容導入,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親近感,對接下來認真學習數學知識有著極高的自信心。相反,枯燥的課堂開始環節,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和無所謂的心理變化,從而不利于整體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展。數學教師要有機把控課堂導入環節,在一開始就幫學生打造一個有趣、輕松的教學環境。
例如,在教學“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的發言回答“我們身邊有哪些現象是點和圓的位置關系”“哪些現象出現了直線和圓的概念”等問題,以生活化的開放課堂設定讓學生自主的發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言論給予肯定,鼓勵學生以更加開放的思維進行思考和探究。學生對于能夠自主掌握課堂節奏有著非常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回答的問題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因此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接下來課堂內容的學習。
二、聯系生活安排教學,加強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
數學課堂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不斷的探究新的知識概念,需要數學教師安排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新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有機融入生活中學生熟知的場景于教學內容,可以帶領學生感受到非常有趣、親近、熟悉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以貼近生活的心態進行學習,讓數學知識不再是枯燥、抽象的知識概念,而是可以以生活中的原型出現在學生的大腦中。這樣不但讓學生在熟悉知識的時候比較容易,還能節省大量的教師講解時間,提高整體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于概率”的課堂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以學生最為熟知的彩票中獎概率為中心,通過提供大量的數據展示給學生,詳細的講解隨機事件和概率的相關數學課堂內容。學生以身邊常見的事例為學習基礎,可以短時間內快速的明白相關概念知識,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同時對知識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有機的穿插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教學活動,對學生知識的吸收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快速的建立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
三、生活化布置作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了有效的讓數學知識得到延伸,往往教師會布置大量的數學作業,在傳統思想中數學教師的觀念認為學生大量練習數學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查漏補缺,提高數學成績。其實不然,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下,不難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跟興趣是結合在一起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學科探索欲望,往往在成績上會取得相對應的結果。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摒除固有的作業布置方式,從生活中的現象出發,引導學生以開放式的眼光尋找數學答案,以便學生能夠不受約束的進行發散性的思考。
例如,在完成教學“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的課堂內容后,教師安排學生回到家以后利用不同底面積的容器裝同質量的水,觀察水位的變化,然后進行實驗報告撰寫。通過讓學生進行親自實踐操作,發現水位會隨著容器底面積的增大而減小,從而可以以最直觀的方式記錄下觀察數據,對學生個體的數學認知提供良好的認知平臺。由此可見,合理安排和生活中事例相關的作業,可以在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學習印象的同時,提高學生以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問題的能力,對學生數學的核心價值觀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數學知識產自于生活,在生活中進行升華,最終還會回歸、運用到生活當中。因此,數學教師要以打造生活化的教學課堂為教育基礎,從課堂導入環節入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課堂活動教學當中,盡可能以更多的生活化教學場景,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科學習的自信心。以學生周邊的生活化問題為作業布置方向,鍛煉學生將數學知識轉變為自身能力,促進學生個體形成正面的數學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葛旭輝.初中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探索[J].考試周刊,2019(A5):77-78.
[2]牟暉.淺談初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創新與應用[J].新課程(下),2019(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