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妹
摘要:中學階段的教學,大多是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的的教育形式。針對這一特點,學校必須立足實踐,并根據學生具體的實際狀況加以課程體系的修改和建設,從而建立一個較為科學和完備的中學物理課程教學模式,以便進一步提高學校物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春風吹向全國各地,新課改的標準已經深入到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靈。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斷致力于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解決物理問題,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做到了然于心。不僅如此,除了培養學生解決能力的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形成一個科學性的思維,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在大腦中建立一套科學的思維體系,并通過這種思維體系去思考相關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從而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目前初中物理在教學過程中現存的問題
1.教師層面存在的問題
有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過于追求速度,想要完成教學目標,跟上教學進度,忽視了對于教和學之間的信息把握,這就會導致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學效率和質量也不高。其次,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剛剛步入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的時間,對學習方法的了解不會是全面的。而抽象的物理學課程,掌握起來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如果這時候老師的教學方式僵硬,這對于培養學生自我主觀能力和學習自主性是十分不利的。
2.學生層面的問題
有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這一學科時,能夠做到嚴謹認真、腳踏實地,學習態度也十分良好,但是他們的學習成績總是不如別人好,學習方面的成效并不盡如人意。造成這一問題的本質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學習不夠努力,而是他們的學習方法并不科學,或者并不適合自己,并不屬于一種合理性的方法。學習語文或英語這種人文性的學科,是需要采取背誦形式的,但是他們在學習物理這一學科時,往往也將這一學科的學習方法與人文性學科的學習方法劃等號,在學習過程中一味死記硬背而沒有真正地理解。而這也會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遭受到很多的困難。對于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這一學科都會具有逃避或者是厭煩的情緒。
二、如何將物理教學模式變得更加先進
1.提高老師對中學物理教育課堂的重視程度,在課堂過程中逐步改變課堂教學觀念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的地位,作為教學課堂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引導人,教師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的效果方面具有較大的影響。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以及創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策略,并督促教學策略能夠順利地實施。因此,需要重視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物理教學觀念,明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各種新型的教學措施能夠有效地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更好地應用,實現對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2.加強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學以致用的工作力度
學習物理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不僅僅如此,還要學會靈活變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核心知識的關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以課本為立足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多關注課本,把文中的基礎知識點掌握到滾瓜爛熟的地步,并還要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進行訓練,讓他們學會運用。首先要多多培養他們做基礎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提高運算能力和解題技巧,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在學習這一學科時的自信心和興趣。等到學生對基礎知識真正掌握得心應手之后,就可以漸漸加大難度。如果想要加大教學的難度,就要循序漸進,并在這一過程中,多多培養學生建立發散性思維,讓他們能夠達到一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靈活學習狀態,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點的遷移。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思考
每一位學生的出生環境都不同,生長環境也不同,于是學生的個性也不同,這就決定了學生的思維方向和方式也就不同。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多多地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在不同思維模式中,迸發出知識的火花。因此,學生在學習牛頓定律的時候,教師也能夠指導學生對以往傳統的錯誤觀念進行課堂討論,使學生能夠說出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最后必須說明,雖然伽利略從前的觀點是錯誤的,不過他的積極探索精神卻十分值得學習,也值得向每一個同學學習,并同時對學生加以表揚,而這樣在課堂上積極探究的做法,也屬于積極探索的行為,并且應當不斷堅持下去。
4.結合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來創設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情境
物理知識最大的特點是它的抽象性,以致于初中學生在早期接觸物理知識時可能會顯示出相當的不適應性,在掌握時面臨著很大的障礙。因此,在中學物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地設計好課堂情景,就可以有效地促使學生真正進入到課堂當中,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以及學習自信心,進而帶動初中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情景中開展教學,并使其進行獨立思考,幫助初中學生提升對于抽象物理知識點的熟悉程度,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物理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知識使用能力與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學校核心素養的有效實現。舉一個實例,在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光線的折射現象,并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比較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給學生介紹從水中叉魚時,魚的位置變動情形。還可以使用一個裝滿了水的碗,把硬幣放置在碗中,但是當學生在仔細觀察時在燒碗中發現了二個硬幣,一個很小的硬幣和一個較大的硬幣,其中小的硬幣在杯底的中間偏上方。讓學生更直接地體驗到了這種有趣生動的現象,也可以使學生對這種奇妙的現象產生疑問,從而培養了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濃厚興趣,這樣便于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課堂情境當中,進而促進了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考的轉變,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結語:
培育學生掌握物理的核心素養,是一項非常漫長的過程,不可以一蹴而就,而且必須循序漸進,這就對任課教師也提出了很高度的要求,因為任課教師必須自身擁有大量的教學理論知識儲備,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學科素質,更關鍵的是要具有發散性的思考能力和很強的學習耐心。不僅如此,老師也要轉變過去刻板的教學方法與觀點,多多運用各種類型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這樣而來,也就可以真正讓學生培養起學好物理的核心素質。
參考文獻:
[1]楊云.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000(086):143,145.
[2]李艷.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探討[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2).
[3]許元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理科園地,202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