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進,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了較大的沖擊。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分別從“聯系實際生活、鍛煉科學思維”“構建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氛圍”“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施教”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初步地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有效教學;高中;物理;分層施教
物理這門學科是高中課堂中一門重要的科目,學生學好這門科目可以將物理知識應用在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而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在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較大的問題:物理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課本知識脫離了實際生活,使部分學生認為物理與實際生活聯系不緊密,甚至部分學生認為學習物理沒有用;同時,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關系較為緊張,部分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沒有提起課堂學習興趣;同時,班級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是時間,往往對所有層次的學生都實施統一的教學內容,這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以上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來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一、聯系實際生活、鍛煉科學思維
物理這門學科與我們日常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緊密聯系,學生若學好物理學科,可以解決很多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物理課堂中不應直接將物理的知識教授給每個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在問題分析以及解決有關物理實際應用問題的教學過程中,輕松快捷破解物理課堂上的重難點和重大疑點,在不斷學習基本物理基礎知識的過程同時,鍛煉每個學生的基本物理基礎科學知識思維。
如在課堂教學“滑動摩擦力”這個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通常可以從實際生活情況入手,對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常見現象問題進行提問,詢問一個學生:"小孩為什么可以滑滑梯,火車到底是怎樣可以進行急剎車?冰壺運動為什么最后會停下來?"通過主動提問這些虛擬情境事件中的特殊現象,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全體學生一起進行運動實驗,探究一些影響木塊滑動時的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用一個彈簧重力秤直接拉動一個木塊,改變木板拉動時的速度或者手動改變木塊接觸面,最終引導學生通過運動實踐得出結論,滑動時的摩擦力與木塊接觸面的粗糙變化程度密切有關。學生在充分了解這個基本知識點后,可以詳細解釋一下生活中常見的車輪滑動力和摩擦力,如電動車輛的車輪剎車制動系統等它是怎樣利用車輪滑動時的摩擦力對其進行橫向,打磨用的東西也是同樣利用滑動摩擦力。只有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巧妙整合引入這些知識點,才能有效提高廣大學生學習應用綜合物理基礎知識的綜合能力,鍛煉廣大學生的綜合物理基礎學科知識思維。
二、構建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氛圍
我國在實施新課程教學改革中,著重強調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在以往的應試學科教育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是處在課堂教學中的社會主導地位,部分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善于注重與全體學生之間互動,使得課堂教學學習氛圍緊張,學生往往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到課堂教育學習中,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在進行課堂教育學習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有意識地在教學課堂中努力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學習活動氛圍,使得每個學生充分提高自己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運動的描述”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詢問學生:可不可以舉出生活中一些運動:“學生從家里走到學校是運動,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時也是運動。”教師這時問道:“你們認為的運動非常通俗,就是指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就是運動,如果待在一個地方,那就沒有運動。”“同學們舉出了非常多生活中運動的例子,但是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下面我們來具體學習一下。”
三、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施教
學生之間學習綜合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程度差異,部分學生學習能力好,接受所學知識的反應速度快;而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綜合能力水平較差,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較慢。教師應該基于以上兩種情況積極實施差異化的教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得新的課堂教學活動具有較強針對性,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
如在教學“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教學內容時,對于基礎知識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引導其指導加速度的定義和表達式,可以用所學知識解釋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引導其探究,加速和減速,深刻認識加速度的定義,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若學生完成了相應層級的學習目標,教師應該給予其肯定和獎勵。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改的高中教育教學環境下,高中物理教師仍然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對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認識領悟,根據新課程要求和教學新標準,及時調整轉換自己在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手段,將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積極自主參與探索科學意識放在首位。文章從聯系實際高中生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三個不同方面進行一些綜合分析探討,望文章能對提高我國高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歐陽榮華. 基于有效教學的高中物理教學淺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第14卷(19):61.
[2]朱崇偉.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研究[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