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利
摘要:課程教學的有效與否,關系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實效,只有讓高中英語成為高效率的課堂,才能真正讓學生從英語學習當中真正受益。所以,高中英語教師要富含智慧和經驗,又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經驗融入到英語課堂中,并且讓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同時,成為一個具備更加強大的探索能力的個體,這種強大的探索能力對于學生是重要的。高中英語教師要結合課程的模式去構建課程的方案,也能讓學生消除自己的被動心理,以積極主動的模式去完成學習任務,還能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實現自我超越。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程效率;模式探析;教學參考;影響分析
高中英語教師要注意課程的教學效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都是非常寶貴的,在這種狀態下,教師應該讓學生把握好自己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實現自我的進步和提高。學生要在小時候便可以建立起正確的學習心態,在建立起正確的學習心態后,也能對于英語知識產生綜合性的認識。高中英語教師要從本質上去幫助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能讓學生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后,在課下認真地學習,認真地補強自己的學習短板和學習障礙。
一、布置預習任務,幫助學生解答難題
預習,通常是在正式課程開始之前,所展開預先學習,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大致認識和了解,從而讓整個英語教學更具針對性。高中生在以往英語課堂上遇到的學習問題和學習難題,自己的學習問題和學習難題,都沒有能得到及時地解答,這也是一件令人感到遺憾的問題。所以,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去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并發布預學單、導學案,讓學生能夠在預習之后,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完成預學單和導學案,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具體預習成果,認識到學生對這部分課程知識認識、學習的薄弱之處。在正式課堂中,高中英語教師則需要有所側重地進行知識講解,去幫助學生解答難題,消除學生的被動思維模式。
二、巧設教學問題,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問題的設置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質疑與思考,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直接促進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和進行。因此,高中英語教師不能僅限于一次講授和灌輸,而應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設題、提問環節。具體地說,教師要善于從教科書中找出重點、難點、要點,從而設計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英語教材,整合學生的思維和認知結構,靈活提問,確保問題功能的發揮,使學生在保持思維連貫的同時,積極進行問題思考,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授《What is happiness to you?》時,筆者首先帶領學生學習了這節課程,初步了解了這節課程包含的知識要點,然后,筆者又從課程中提煉出部分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如,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Are you happy? Do you remember a time when you were happy? Are you seeking happiness today?提完問題之后,筆者會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通過這個環節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問題,當學生回答出來時,筆者又要求學生展示他們的答案,據此筆者會掌握學生的具體知識學習情況,并做出適當的教學調整和優化,以保證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三、融入英語文化,發展學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它涉及學生對一種優秀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是學生在適應全球化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和價值取向。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高中英語教師把知識理論教學作為重點教學目標,忽視了文化素質的發展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這種情況會使學生對西方文化感到陌生,不能產生情感共鳴,這就增加了學生理解英語知識、閱讀英語文章的難度。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中融入英語文化,讓學生接觸、理解西方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
比如,高中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西方文化,但是理解水平比較低,因此筆者會在課堂中適當地融入西方文化。如,“Culture Relics”這部分是對俄羅斯琥珀屋的描述,對此筆者會介紹關于俄羅斯琥珀屋的形成、發展以及其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并借此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國家類似的建筑,激發學生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對西方文化的認同。此外,在教授the Olympics,Manners,the Mekong River等課文時,筆者都會適當地介紹西方的建筑風格、風土人情等等,融入英語文化,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了解西方國家的餐桌禮儀、日常禮儀,了解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文化品格。
四、重視閱讀教學,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學生接觸和學習英語的起點,因此,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著重于閱讀教學,教授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積極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學習和積累英語詞匯基礎、表達方式、技巧等,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努力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推薦各種優秀的課外讀物、英語電影等,使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能學到知識,增長見識,提高綜合素質。
例如,在教授《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時,筆者把課堂分成閱讀教學、知識講解兩個環節,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對詞匯、語法的理解。上課后,筆者先給學生留出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了解課文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待學生有充分認識和了解之后,筆者會在網絡當中,搜集一些相關的繪畫作品,以及和繪畫、藝術相關的影視作品,以此來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和知識視野,從而讓學生實現更為廣泛地閱讀,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
總之,高中英語教師要讓課程變得更加高效,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這對于學生的意義也是巨大的。高中生要走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也能讓學生更加懂得英語知識是需要得到正確的教學方法的指引和輔助,也能讓學生在得到正確的方法的供給下,也能讓學生實現綜合的提高和進步。高中生要具備積極奮進的思維,也能懂得實現自我的意義。高中生要在完成探索的同時,能更加積極,也產生更大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參考文獻:
[1]薛軍,謝先成.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三大維度[J].教學與管理,2021(19):52-55.
[2]徐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學科核心素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06):117-119.
[3]朱海紅.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J].校園英語,2020(5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