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霞 屈新靈
摘要:學前教育是人類思想啟蒙的重要教育階段,讀書是啟蒙課程的基石,也是啟蒙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著關鍵作用。本文就情景教學法融入幼兒閱讀教育的應用展開相關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幼兒閱讀教育;應用探究
情景教學法是當下非常流行的教學模式,可以為幼兒的閱讀教育構建良好理論框架,通過融入情景教學法,對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興趣有積極作用,使閱讀成為幼兒的真正興趣而不是學習任務,讓閱讀成為幼兒認知世界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1、幼兒閱讀教育中情景教學法的融入價值
1.1有利于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幼兒接觸的書籍往往是以繪本為主,繪本文字描述較少,內容大多通俗易懂,但是幼兒一旦閱讀插畫較少的書籍,往往便會興致缺缺,大部分幼兒在閱讀時,并不是讀書,而是在看畫,因此,要想幼兒耐心閱讀書籍,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創設不同的情景,在情景的創設和轉換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創設一些幼兒所熟悉和感興趣的情景,激發幼兒的情景共鳴,真正實現閱讀興趣的激發。
1.2有利于培養幼兒閱讀技能
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之后,就應該逐步培養幼兒的閱讀技能,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方法,為后期的獨立閱讀奠定良好基礎,很多幼兒在閱讀中往往不得章法,基于此,幼兒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引導式閱讀培養,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閱讀材料中的詞句含義,然后借助情景教學法引導幼兒將閱讀內容深入化,使幼兒在充滿童真、美好的閱讀氛圍中,真正發揮出閱讀學習主體的價值,強化幼兒的閱讀技能。
1.3有利于優化教師與幼兒關系
在傳統幼兒閱讀教育過程中,幼兒常常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展開閱讀,完全處于被動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沒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對主人公的角色理解也是建立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閱讀思路也是跟著教師開展的,在此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和自主意識完全被忽視,使得幼兒與教師一直處于對立教學狀態。而情景教學法則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設計情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發揮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越來越多,如此一來,一是可以消除幼兒對教師的對立感,二是可以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教師幼兒關系。
2、情景教學法融入幼兒閱讀教育的應用意義
2.1創設故事情景,調動幼兒閱讀主動性
幼兒心智尚不成熟,而且他們普遍缺乏生活經驗,所以在閱讀時更加喜歡故事類閱讀材料,這類閱讀素材直觀形象,可以讓幼兒輕松掌握閱讀內容,從客觀上來講,幼兒對故事都有著很強大的好奇心,相較于單一的閱讀教育模式,創設故事情景融入閱讀教育中,可以有效抓住幼兒好奇心,調動幼兒閱讀主動性,激發出幼兒的閱讀主動性。例如在《丑小鴨》閱讀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嘗試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故事圖片,或者是通過投影的方式將故事情景投影到大屏幕上,將幼兒的思維與故事內容聯系起來,當幼兒讀到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之后,看著美麗的白天鵝,幼兒的閱讀喜悅感得到了有效提高,真正調動幼兒的閱讀主動性和熱情。
2.2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幼兒閱讀情感
一直以來,幼兒教師閱讀教育的場所都是在室內開展的,幼兒或是圍著桌子閱讀繪本,或是跟著教師一起閱讀,基于此類情況,在情景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將閱讀場所從室內轉移到室外,從枯燥的教室變成豐富的生活場景,讓幼兒真正感受生活與閱讀之間的魅力。例如在閱讀與季節有關的書籍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到操場上,春天觀察破土而出的小草如何茁壯成長,夏天觀察蜻蜓如何落在荷花上,秋天還可以帶著幼兒觀察落葉,冬天則讓幼兒觀察雪花的形狀,是否與書本中描述的一樣,這樣一來可以優化幼兒的閱讀習慣,讓幼兒感受閱讀真諦,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使幼兒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并將它們作為閱讀載體,激發幼兒閱讀情感。
2.3創設表演情景,強化幼兒閱讀成效
幼兒的模仿能力普遍比較強,再加上天生好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表演情景,將其融入到閱讀教育中,讓幼兒真正參與到閱讀表演中,強化幼兒閱讀成效和認知。例如在《狐假虎威》閱讀教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獨立閱讀、小組閱讀揣摩兩個主角的心理特點,分別扮演狐貍和老虎,通過表演來展示出閱讀內容的主要思想,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幼兒“狐貍的表情是什么樣呢?”然后幼兒一一進行模仿,或者教師還可以擔任旁白的角色,為幼兒的表演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傳統的靜態閱讀變成了動態閱讀,幼兒的主動性提高了,而且對素材的理解也變得更加深刻,可以有效強化幼兒對閱讀的理解。
3、結語
總之,情景教學法通入到幼兒閱讀教育中有著深遠意義,是當下非常適合幼兒終身發展的閱讀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技能,使幼兒自主展開閱讀探究,切實促進幼兒閱讀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丹丹.(2019).情景教學法融入幼兒閱讀教育的應用探究.青春歲月,000(017),337.
[2]李海娜.(2018).關于幼兒閱讀教育中情景教學的探索.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