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也推動了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學目的逐漸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等,重在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以往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方式趨于老套,教育成果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初中數學,是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發生轉變的關鍵期,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個時期的學習對學生后續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優化
引言:
自新課改以來,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有解題的能力,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為今后高中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以往的老舊教學思想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尤其是作為承上啟下的初中階段,尤其需要教師改革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能力、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一、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老舊,依舊處于應試教育的束縛之下
我國的應試教育曾在歷史洪流中存在過很長時間,尤其是數學,很多教師和教育機構將考試分數作為評判學生成績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學生的成績也許很高,但是并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這種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而不是“考試型”人才。然而在當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有很多教師依舊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導致教學理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
2.教學方法老舊,沒有適應時代變化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創新成果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教育領域也在被深刻影響著。新的科學技術能夠很好地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當下很多教師依舊使用傳統的板書教學,使課堂氛圍死板、枯燥,讓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中數學教學優化的可行性措施
1.改變教學理念,注重挖掘學生綜合素質
上文中提出,老舊的應試型教育已無法滿足日益提升的社會需求,難以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因此在討論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首先從教師開始改革創新,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例如在設計滬科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的《正數和負數》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在教學開始前讓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尋“負數”,在哪里會有什么事物的表達會用到負數?通過將學習與生活充分融合的方式來啟發同學們的興趣,讓學生明白學習與生活是處處相通的。一味地向學生們灌輸硬性的理論知識,會使得課堂死氣沉沉,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對數學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通過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實用性,也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而不至于使學生認為數學是“無用的”。
2.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效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已經與教育領域充分融合,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使課堂越來越高科技化,同時也提升了教學效率。上文中已經提到,很多教師還在采用老舊的板書形式教學,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潑,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理論化的概念,很難通過語言和板書的形式進行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吸收。因此可以引入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來與教學實踐充分融合,以提升課堂效率,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例如在設計滬科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的《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一教學內容時,由于用傳統板書的形式很難表現出統計圖的形成與變化,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來向同學們講解,當某一個數值發生變化時會對整個統計圖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而這個統計圖與數據變化的趨勢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通過動態的演示能夠精準地捕捉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3.重視復習的重要性,反復鞏固已學知識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很多知識也許學生當下明白了、理解了,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的復習方法的話,也許下一節課又忘記了,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教師只注重在課堂上教授知識,而沒有意識到課后復習的重要性。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學生是無法通過短短的一節課的時間就充分消化所學的知識點。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有充分的教學意識。
例如在設計七年級下冊的《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質》這一教學內容時,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不等式的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之后給同學們布置課后作業,互相給同桌出題來反復聯系課本上學過的內容,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解題思路,也能夠通過相互協作的方式有效復習課堂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也對教師的執教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需要對時代變化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順應新的時代要求,才能夠充分發揮領學人的作用,改革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方式,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才能夠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心理,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燕.“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新課程,2021(37):19.
[2]鄧竹巧.?基于ADDIE模型的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21.
[3]常燕燕.聚焦核心素養?構建高效課堂——初中數學教法優化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