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松林
摘要:隨著信息化進程深入,小學數學教學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增強他們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提升育人質量。信息化教學作為近年來時興的教學形式,對發展小學生的各項能力、素養有極大推動作用。鑒于此,本文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巧用多媒體設備,培養數學分析能力
通常來說,小學生具備更強的具象思維,對抽象知識的分析能力則略顯不足。但是,數學科目的內容一般較為抽象,這就要求我們應探索更適合的授課方式,不斷促進小學生數學分析能力發展。在以往授課中,多數教師以灌輸式為主要育人模式,這對小學生的興趣養成、能力提升極為不利,大幅降低了他們深入到數學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基于此,我們不妨在數學課堂中引入多媒體設備,利用生動的圖像、視頻載體,發展小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在展開授課前,我們應重點對小學生現階段的興趣傾向、知識儲備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實施分析,而后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對應的授課內容,以此促使他們的學習質量提升。
例如,講授“面積計算”知識時,我們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展開授課,為小學生展示不同的組合圖形,讓他們依據所學知識計算面積。小學生看到這種展示形式后,感覺非常新奇,于是紛紛動手計算。經過一段時間后,小學生便可將組合圖形的面積正確的計算了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將得到長足發展,對其未來更好地學習數學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構建課堂活動,提升數學實踐能力
喜歡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但在常規授課中,很多教師難以革新授課形式,這樣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很難體味到歡樂,一些人還會因此滋生出恐懼、厭學等不良心理。為此,我們要重視趣味性課堂的構建工作,通過引入趣味性強、教育性高的課堂活動,促使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得到更充分發展。在組建課堂活動時,我們應切實了解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及其日常興趣,并以此為基準設計課堂活動,這樣可較為高效地將小學生吸引到活動中來,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課堂活動的育人目的。此外,我們要不斷嘗試新的課堂活動形式,盡可能讓小學生在每次的數學課上都能獲得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除了可以強化他們的數學學習質量,還能有力激發小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助力其未來持續、高效發展。
例如,在實施“圖形的運動”授課時,我們不妨提前為小學生準備了一些七巧板,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在實踐中,我們也可將以往學過的內容結合到活動中來,這樣可讓小學生將新舊知識實施有效融合,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在實踐中,我們除了可以鼓勵小學生利用七巧板學習平移等知識,還能引導他們將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形狀而后測量其面積。在測量過程中,有些小學生遇到了問題,我會針對這些問題實施及時解決,從而促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得到充分保障。通過此種方式,小學生可在數學課堂活動中將感受到很大的樂趣,其數學實踐能力也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巧用微課視頻,增強數學思維能力
事實上,小學生若想學好數學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為此,在實施授課時,我們可將微課視頻引入到數學課堂。一般來說,微課視頻能夠讓小學生在短時間內將精力高度集中,從而實現較高質量的授課效果。另外,微課能極為明顯地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對發散學生思維意義重大。在創制微課時,我們應投入更多精力,保證微課的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識性,這樣方可為小學生之后的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講授“三角形”這部分關鍵的知識內容時,我們便可用微課視頻的方式開展授課。在實施微課視頻創制前,我們要對教材內容實施深入分析,而后結合自己對小學生情況的理解設計微課內容。在創制微課視頻時,我們可利用網絡搜尋一些優質的授課資料,并讓其融入微課視頻中,借此豐富視頻內容。此外,我們應將微課視頻的時長控制在4分鐘左右,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較短時長的微課能讓小學生將精力全部投入在數學知識中,從而無形中促使其思維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由此可見,微課視頻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數學授課效率,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升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我們不妨從巧用多媒體設備,培養數學分析能力;構建課堂活動,提升數學實踐能力;巧用微課視頻,增強數學思維能力等層面入手,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平興.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49-150.
[2]吳文瑤,吳靜.淺析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01):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