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奎 王高新 王其昂 柳志軍
摘要:課程思政背景下,橋梁工程等專業特性突出的課程如何潤物無聲地實現思政育人功能,是當前橋梁工程專業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在課程思政過程中,圍繞中國古代著名橋梁、近代橋梁建設艱苦歷史、中國現代著名橋梁工程、橋梁事故案例與啟示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思政與業務融合教育,對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橋梁工程;教學改革;著力點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和教育的最高使命,思想政治素養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要途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全過程[1]。2020年6月,教育部引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
《橋梁工程》是國內土木工程專業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以及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專業的主干課程,切實將橋梁工程專業教學內容與思政育人內容交叉融合,實現業務素養與思想品德提升的同頻共振,對于培養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工程責任意識、頑強拼搏精神和發展創新能力,進而實現培養新時代高質量人才目標意義深遠。
一、《橋梁工程》課程教學與改革研究現狀
(一)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結合
《橋梁工程》是中國礦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道路與橋梁工程方向的核心課程,對于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我?!稑蛄汗こ獭吩诮虒W過程中,教師結合大綱要求,隨著教學內容的開展逐步地、恰當地使用工程實例的教學圖片、視頻、以及三維模型等,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進行講解。有了扎實的感性認識和初步的實踐知識后再引入復雜的理論分析,使課程的學習難度大大降低。此外,教師還結合課程實際,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改革活動,如學科競賽[3]、模型制作[4]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二)課堂理論與現場實踐的矛盾依然存在
在2020版大綱中《橋梁工程》的學時設置僅為48學時,而實際橋梁工程的內容包括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等大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單靠老師課堂上的講授難以滿足目前橋梁工程新材料、新技術、新規范等的出現及應用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難以把握知識要點,學習難免枯燥乏味;課程的學習資源現對松散,不夠系統和集中,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思政要點挖掘不夠深入
在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模式中,大都存在重視專業知識技能,而忽視課程思政和優秀本土文化在專業課程中深層次的結合與滲透[5]?!稑蛄汗こ獭氛n堂上的思政教育雖然在課程思政這一理念提出之前一直在進行,但講授的內容很多是蜻蜓點水,不夠系統,很多時候存在專業內容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現象。課程思政的目標設置以及實現路徑不夠明確,課程思政的要點挖掘不夠深入。亟需結合《橋梁工程》相關專業內容進行思政內容的深層次挖掘。
二、《橋梁工程》課程思政著力點探討
結合課程思政大背景以及橋梁工程自身專業特點,筆者認為可結合以下幾個方面將《橋梁工程》課程內容與課程思政有機進行融合:
(一)中國古代著名橋梁
在歷史上我國古代橋梁的建筑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如著名的河北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廣東潮州廣濟橋等等,這些橋梁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結合我國古代著名橋梁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無形間也會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責任擔當意識。
(二)近代橋梁建設艱苦歷史
近代我國飽受欺凌,在橋梁建設上也是舉步維艱?;仡櫯f中國的橋梁,早期國內公路和鐵路上較大的橋梁,都由外國人設計和承建。例如黃河上早期的三座橋梁,津浦鐵路濟南鐵路橋是由德國人建造的,京漢鐵路鄭州鐵路橋是由比利時人建造的,蘭州市黃河橋是由德國人建造的。由茅以升先生自行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座現代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由于日寇的侵略,也經歷了建橋、炸橋、復建的慷慨悲歌。結合這些近代橋梁的發展歷史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進而激發其對橋梁工程專業學習以及工作后報效祖國的熱情。
(三)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建設成就
近些年來,我國幾乎每年都在刷新世界橋梁建設的記錄,世界上十大拱橋、十大梁橋、十大斜拉橋、十大懸索橋,中國分別占據了半壁江山或者一半以上。近些年隨著蘇通長江大橋、矮寨大橋、港珠澳大橋等超級工程的不斷興建,我國的橋梁設計理論及建造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些橋梁工程由于其體量的龐大性、技術上的先進性、視覺上的沖擊性,結合這些橋梁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很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激發其專業自豪感及對學習橋梁工程課程內容的興趣。
(四)橋梁工程事故案例與教訓
由于設計計算不足、施工方法錯誤、施工質量控制不嚴、車輛超載、后期養護不及時等各種原因,國內外發生過多起橋梁坍塌等事故,導致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等的巨大損失。如重慶綦江虹橋垮塌事故、湖南鳳凰沱江大橋坍塌事故、哥倫比亞峽谷公路斜拉橋坍塌事故等等,每一個事故都觸目驚心,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責任意識與職業操守是土木工程從業人員的重要素養,而橋梁工程相關事故恰恰正是責任意識與職業操守淡薄的典型反面案例,結合這些反面案例開展課程思政,在學生責任意識與職業操守教育方面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要求更加全面,道德情操、專業知識、創新能力、交叉融合等綜合素質要求突出。在課程思政資源的選取與使用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盡量做到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專業及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懷與職業操守、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R].2020。
[3]朱玉曉,王東權,齊燕軍.以學科競賽為載體推動道橋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研究,2015(1):103-104。
[4]朱玉曉.淺談模型創作教學法對橋梁工程教學改革的促進[J].大學教育,2015,(7):159-160。
[5]郭雨等.構建多維度課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探析[J].安徽化工,2021,47(5):146-152。
基金項目:中國礦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2019YB03);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2021YJSJG013)。
作者簡介:劉書奎(1986-),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橋梁工程方向教學及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