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昌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步伐逐步加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較多閱讀方法開始高效化應用。批注式閱讀是目前應用較多的閱讀教學方式,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讓學生更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掌握閱讀文本內容并深刻感受到文章情感。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批注有效結合,有助于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成效。本文對批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析,擬定高效化的教學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批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運用
一、在閱讀教學預習中滲入批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課前預習是重要環節。過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僅僅是對課前預習進行全面監管,導致形式化教學問題較為嚴重。有較多學生僅僅是展開簡單、無感的文本瀏覽,未能集中掌握教學主干,對閱讀教學成效具有較大影響。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引入批注,讓學生能結合閱讀要求進行批注,一邊閱讀、一邊理解、一邊標注,能保障學生全面掌握文章主題內容,為后續課堂教學活動高效化開展提供保障。
二、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滲入批注
課堂環境是全面展開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陣地,在小學課堂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滲入批注,全面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自主與合作學習方式展開批注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成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適度點撥與引導,讓學生能重點標注出觸動心靈的語句,之后寫出自身看法與感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進行合作學習探究以及批注。在課堂設問引導中,學生能有效獲取相應答案,比如“朦朧的月光”“圓乎乎的東西”“詭秘地爬”等。通過有效標注,能讓學生集中掌握文章情感以及中心思想,讓學生建立自身的學習看法。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和學生展開相互探究,分析批注的主要經驗,讓學生能整合更多閱讀經驗以及多樣化的閱讀方法,提高自身閱讀能力。
三、在閱讀課堂教學后滲入批注
在批注式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后批注可以讓學生有效掌握更多新知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鞏固,確保學生閱讀技巧以及閱讀能力能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規范化開展批注式閱讀教學,以提高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為教學切入點與重點,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適度延伸,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實現自身思維拓展。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教學中,有較多學生不能有效理解小蝌蚪是如何成長與一步步變化的。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后閱讀教學中引入批注,讓學生整合描寫小蝌蚪一步步成長的詞句。比如“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等,讓學生進行批注并寫下感悟。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蝌蚪與青蛙之間的關系,講述相關知識之后進行閱讀批注,這樣能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讓學生收獲更多與課文相關的知識,保障學生科學視野有效拓寬。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批注融入各個教學環節中,有助于全面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獲取更多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情感體驗,提高閱讀效率。教師要注重全面發揮批注式閱讀教學成效,基于學生學習現狀,整合教學重點,突出教學引導地位,為學生今后全面學習發展提供動力。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蘇彩霞. 淺析批注式閱讀在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教學中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20(22):19-20.
[2]史正英. 淺談批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科學咨詢,2020(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