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佳
摘? 要:小學生對繪本有特殊的閱讀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審美取向,為學生準備更多繪本資源,激發學生主動寫話的意識,將讀寫訓練貫穿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之中,這對全面塑造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繪本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
一、充分利用繪本的文本內容信息
繪本也叫圖畫書,是一個外來語,指的是以圖畫為主,同時配有少量文字的書籍,是非常適合低齡兒童閱讀的讀物。研究發現,人類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圖畫之上的,文字作為文明的象征性事物之一就是從圖畫演變而來的,由此可見,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圖畫對于兒童成長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充分利用繪本將會十分有助于小學生語文看圖寫話技能的訓練和提升。在實踐操作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對大量繪本進行合理的收集和分類,這樣在具體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就會有針對性和全面性。其次,針對具體的某一繪本的教學時,要做到盡可能充分地挖掘圖畫本文中所隱藏的信息,并用合理規范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二、將繪本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需要做的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數量眾多的繪本進行分類,這在上文中也提到過。在教學中,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一定要讓學生多去看,多去想,多去表達,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思維模式和語言表達習慣,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不同類型的圖畫文本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建立繪本閱讀的交互式學習模式
溝通交流是人類社會賴以形成并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各種文化形成的基礎,沒有交流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社會,交流貫穿了一個人生命的始終。在學習階段,更是如此,在看圖寫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交流的重要性,無論是學生和老師,還是學生和學生,甚至是學生和家長,要建立并完善繪本閱讀的交互式學習模式。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并在每個小組中選出一位學生負責不同意見的統計和整理,最后指派一位學生代表小組發言。這樣的小組討論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彼此的協作能力,形成組群意識。當然,除了小組交互式討論形式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圖畫內容的真人表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發散性,也更能加強學生對圖畫文本的理解能力。
四、結語
文中提出了三條路徑:充分利用繪本的文本內容信息;將繪本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建立繪本閱讀的交互式學習模式。這三條路徑會對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幫助,對教師的實踐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吳艷玲.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問題與對策[J]. 語文建設,2014(03):18-19.
[2]楊華平.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