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萍
摘? 要:以往的數學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數學方法技巧的使用,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數學學習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讓書本上的數學回歸生活。本文從觀察生活、演繹生活、體驗生活三個方面進行討論,以期讓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得到良好進行。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認真、嚴格的教學,要結合小學數學的特點進行教學。小學數學并非都是概念性的東西,生活化的數學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點,教師以此合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數學
因為課本內容中的一些人和事與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難以全面認識,甚至在認識上會出現一定的錯誤。有些知識點是和學生的生活非常相似和接近的,在學生出現學習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網上資料查找,在生活中尋找課本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引導學生演繹生活,理解課文
以往的課后作業只停留在書面作業上,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就會慢慢遺忘。教師可以把作業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家長協助學生做作業,在生活中完成目標,不僅可能加深知識的印象,也可以讓學生體會生活的美好。
三、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悟課本內容
俗話說:“梨滋味如何,親自嘗一嘗?!蓖瑯拥牡览恚瑢φn本內容的感悟也是如此。只有當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生活,才能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去聯系生活、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把課本所描繪的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并且讓學生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去體會課本中的情景,去體驗,去感受,加深領悟。
例如在“角的度數”的認識與學習中,如果教師僅限于語言文字的講解以及圖片的播放,教學效果不佳,不如布置學生回家后根據教材描繪的內容中用小棍子擺出這樣的角度,并寫下自己在擺放棍子時的感受。這樣的方式,不需要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這“角的度數”的感悟定會像品茶一般,愈品愈香,回味無窮。這樣,學生體驗到的就不僅僅是枯燥的文字,更是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也處處用到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數學教學中只重教師的課堂講解,而且給學生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教師在數學教學需要時刻注意數學在生活當中的運用,學會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演繹生活、體驗生活才能讓生活化數學更好地進行。只有扎根于生活這片沃土,數學教學才能發芽、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張紅梅. 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 新課程,2021(24):192.
[2]劉振榮. 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略[J]. 讀寫算,201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