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時代,社會高速發展,世界一體化進程越來越快,文化融合逐漸對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同于傳統本科院校的獨立學院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融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法,在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前提下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诖?,本文將通過對心理健康教育與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聯系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0-0031-03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高速發展,新時代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從而導致當代大學生的巨大心理壓力,這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就目前情況而言,獨立學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其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應當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從而更好地為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相關性
(一)教育對象相同
對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教育對象主要是教師采用一定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從而滿足社會主義發展需求。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開展心理知識宣傳、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培訓等方式來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對獨立學院來說,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教育對象是相同的,而且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1]。
(二)教育目標一致
對于傳統的應試教育而言,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時有發生,傳統應試教育所培養的大學生往往存在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問題,并且對自我認識不充分。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場地之一,獨立學院逐漸將培養具有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理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滿足了當代社會發展對獨立學院學生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從而幫助其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精準為自己定位。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因此,這兩種理論知識都是對基礎教育的補充,都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2]。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一)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形式化,忽視教學效果
就目前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仍存在不少問題:在教學內容上,很多老師注重課堂上理論知識和道德規范制度的講授,缺少與現實生活案例分析相結合,從而忽略了實踐課堂的提高;在教學方式上,往往采用填鴨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仿佛只是為了上課而上課,沒有興趣,參與度不高;在教學目標上,更注重對學生思想認知能力的培養,而缺少了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實際道德行為規范的評價。另外,由于缺乏相關道德實踐,導致大學生雖然可以通過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科目考試,但其實際思想道德水平卻不盡如人意。由于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重視形式化、知識化,從而影響了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除此以外,見效慢、回報低、檢驗困難也是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性,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除了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外,還有師資隊伍配備不充足,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與現實社會脫節等因素。就目前而言,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課堂講授為主,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科目考試。此外,由于教材更新較慢,課本上的教材案例也往往會與現實社會問題脫節,導致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不能引起大學生的共鳴。
(二)心理健康教育時效性不足,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
同大多數公辦高校一樣,目前我國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偏向于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將解決該部分學生的心理障礙作為重點,以達到學生在學校少出問題或不出問題的目的,對獨立學院這一龐大的學生群體普遍的心理健康指導缺乏足夠的重視。而且各獨立學院對于主動咨詢學生的心理狀態應對方式不多,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獨立學院應當搭建更為完善的心理咨詢平臺,積極主動地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作用。
除此以外,由于我國獨立學院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所以在進行學生相關體系建設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建設,缺乏相應的管理體系[3]。隨著各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日益激化,雖然各獨立學院已經增添了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等,但顯然此種管理機構已無法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求,而且各獨立學院也大多采用將管理機構設立于各部門下設機構中,不能很好地獨立發揮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性不足,教學實踐難度較大
在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中,社會各界對應用型人才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這無疑給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因此,很多高校在學生課程設置上更加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而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夠重視。特別是獨立學院,大多數課程設置都是參照母體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計算機及形形色色的證書成了獨立學院追捧的熱點,缺乏對獨立學院自身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設置。
另外,很多獨立學院受制于師資力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多數還是由兼職老師上課,缺少自己的專業師資力量。有的獨立學院雖然創建了大學生心理社團等組織,也只是滿足了部分學生的課余興趣,學生普遍參與度還有待提高。兩者的融合教育,對大多數獨立學院來說是今后努力發展的方向,所以對很多學生來說,雖然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都上過了,也只是達到了教學計劃要求的學分而已,沒有太多實質的提高,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層出不窮。由此可見,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非常有必要,兩者必須有機契合,才能更好地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優秀大學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一)轉變教育觀念
獨立學院應當科學轉變教育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對學生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當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質量完成。首先,獨立學院的領導和教師應當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并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全方位、全過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其次,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疏導,關注其心理健康,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二)完善體系建設,創新育人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過程中,應當加強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優化和完善。依托于獨立學院的教育屬性以及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搭建一套滿足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獨立學院應當加強“成才、成長一體化”的理念,并依托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譬如,所有任課教師都有育人的職責,要充分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心理健康情況以及個體差異,然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有針對性的、科學合理地進行思想動態評價等,從而滿足不同學生不同需求,提升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另外,教師還應當加強對少數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溝通,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實現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有機融合
獨立學院學生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僅有道德層面的還有心理思維方面的問題,而且由于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往往是交雜在一起的,顯然傳統的單一教育目標和內容不能滿足現實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4]。雖然,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其教育目標是相同的。因此,獨立學院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入挖掘學生心理及思想認知,從學生心理層面入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解決其心理問題,從而為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并通過實踐案例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四)發揮教育策略及方法優勢
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策略和方法上既有相同之處又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只有不斷地發揚二者的優勢,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5]。所以,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可以借鑒心理健康教育中傾聽、尊重、平等、悅納等相關理念,不斷創新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多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深入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走進大學生的生活,引起大學生的共鳴,從而引導大學生自主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用自己所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指導實踐活動。除此以外,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應當改變傳統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服務理念,教師應當主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并將輔導方式進行創新,如增設心理沙龍、心理培訓、心理健康講座或者團體心理輔導等,從而通過多元化的輔導方式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整合教育隊伍
就目前而言,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合度,譬如,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外還增設了班級輔導員,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中則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心理咨詢師等。但即使如此,由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在心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勢,從而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好。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的優勢,必須要整合教育隊伍,培養出具有高度責任心且心理素質、道德素質較高的師資團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當不斷加強對心理衛生知識、心理學等知識的研究和學習,提升心理咨詢水平,并通過挖掘大學生信息以及大學生思想發展規律制定教育內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及時發現有心理障礙或者心理困惑的學生,為其提供及時專業的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高速進步和發展,當代獨立學院大學生需要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僅依托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顯然不能有效地解決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诖?,為了更好地提升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需要有效地將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有機融合,發揮兩者優勢,并完善相關體系建設、整合教育隊伍,從而促進獨立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
基金項目:“疫情影響下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0SJB1162)。
作者簡介:楊菊杰(1981—),女,碩士,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劉艷華.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體會[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4):147-148.
[2] 劉華,雷紅,陳凱. 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融合探討[J]. 法治與社會,2016(29):241-242.
[3] 李娟娟,劉彩文. 獨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初探[J]. 科學時代,2012(17).
[4] 劉清.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的研究[D]. 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5.
[5] 張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 山西青年,2017(11):142.
(薦稿人:于璐,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